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记者 孙闻)“看,这就是那个在教室倒塌的最后一刻用身体护住四个学生的老师。”9日上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一幅题为《最后一堂课》的油画前,殷战华和他11岁的儿子驻足良久。
殷战华手指画作,详细向儿子讲解了汶川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谭千秋、张米亚等众多英雄的人民教师是如何用生命践行“爱生如子”的职业誓言的。
殷战华告诉记者,儿子就读于秦皇岛的一所乡村小学,他是利用学校放农忙假的机会,专门把儿子接来北京看这个展览的。
“老师是像爸爸妈妈一样爱着你们的。”殷战华对儿子说,“你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儿子攥着小拳头,看着殷战华很认真地回答。
重庆来京务工的女孩胡路容说,今天是她来北京的第二天,专程来此观看展览。回忆起地震发生时的情形,她说“地震发生后,我和工友们从电视上得知有很多人被困,当时就想赶紧组织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到灾区去帮助救援。”
胡路容说,尽管由于交通不便,她和工友们最终没能进入灾区,但在工厂和社区组织的募捐活动中,一次又一次拿出自己不高的工资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乡亲。
“那段时间我天天都看电视直播,看着看着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当时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胡路容说,“但是今天,当我从展览中看到这次抗震救灾的全景画面后,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振奋——我们伟大的党是无比坚强的,我们的人民是无比坚强的,我们的祖国是无比坚强的!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
在中国佛学院研修的僧人源律,是专门陪同一位来京探望他的友人前来参观展览的。
“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立即动员一切力量,利用各种资源,在第一时间千方百计地投入对生命的抢救,把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展现了无边的大爱!”源律说,“这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是普济苍生,呵护生灵!对这样的党、这样的政府,我们怎能不心怀感恩?”
据介绍,自9月20日抗震救灾主题展览开幕以来,参观观众总数已达30多万人,留言1万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