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绩效管理正引领我国公共预算改革的新方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0月13日电(记者韩洁、秦亚洲)参加“公共预算与政府绩效管理论坛”的国内外专家13日表示,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我国一些地区正在积极探索的绩效预算改革将引领未来公共预算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河南省焦作市召开的论坛上说,“政府绩效”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政府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推行旨在对预算支出结果进行合理评估的绩效预算改革,将是深化公共预算改革的重要举措。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各国政府工作的发展趋势。很多国际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政府非常重视将这一概念纳入到预算过程中去,目的是通过把关注的重点从“政府将从预算中得到多少钱”转向“用这笔钱我将实现什么样的结果”,以此来提高决策的质量。

    1998年我国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自此拉开了全国公共预算改革的大幕。通过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十年来我国预算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比如公共预算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预算过程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等。

    在介绍探索绩效预算先行试点的情况时,广州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处副处长袁星侯说,预算绩效评价改革在我国尚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广州市于2004年拉开绩效评价改革的序幕,各部门逐渐树立起绩效观念和责任意识,财政资金“花钱要看效果”已成共识。

    中国社科院财政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汪德华说,绩效预算管理在我国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在当前,我国应加快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的改革,因为实现预算的全面覆盖是追求绩效的必要条件。

    13日开幕的“公共预算与政府绩效管理论坛”为期两天,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财政部财科所以及焦作市政府联合举办,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各地推进公共预算改革的经验,探求改革创新的新思路。论坛吸引了包括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地方官员等40多人参加。

 
 
 相关链接
· 北京基础教育继续在全国领先 唯一达到绩效等级A
· 《政府绩效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鉴定会召开
· 长沙市全面建立政府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福建省下发通知将在省内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
· 吉林省积极探索着手研究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