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吴晶、赵超)2008中俄大学校长论坛1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12所中国高校和13所俄罗斯院校的校长出席会议,聚焦“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说,在前两届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中,两国校长围绕“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中俄两国创新型大学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大学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丰硕成果。通过研讨,校长们对如何建设创新型大学、怎样培养高水平人才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共建立了联系、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
她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大学坚持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俄罗斯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振兴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俄罗斯高等教育也呈现快速发展和提升之势。希望与会的中俄大学校长共同为两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俄罗斯联邦教育署副署长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说,本次论坛主题为“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大学教育的质量保证和提升”,与会的高校管理者将围绕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如何保证和提升教育质量,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并促进社会变革等议题展开讨论。这些讨论不仅有益于大学间交流经验,加强合作,也触及两国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将对两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中俄两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均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因此两国的高等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上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也有很多共同发展的空间以及应该发挥的作用。
据了解,始于2006年的中俄大学校长论坛已作为中俄两国成功互办“国家年”中效果好、影响广的一项活动,被列入机制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