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20日电(记者田建军)记者从长江航道局获悉,受水位迅速下降和“超吃水”航行影响,长江中游连日来频频发生船舶搁浅事故,通航告急。
17日17时左右,“海牛9号”轮载煤炭5000吨,航行至长江中游监利窑监水道航道内搁浅。18日18时和19时左右,“顺风555号”“江航16号”轮分别满载煤炭,航行至长江中游同一水域搁浅。
据长江航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中游水位迅速下降,是连日来船舶搁浅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17日零时起,三峡水库实施第二阶段试验性蓄水,到19日11时,长江中游监利水位一下子较蓄水前一天下降0.74米,降幅明显。
同时,受利益驱使,一些船舶“超吃水”违章航行,使航道形势进一步恶化。据介绍,长江中游窑监水道10月维护水深为3.2米,而上述3艘船舶搁浅时,吃水都在4米以上,对航道造成了严重破坏。
船舶搁浅事故发生后,长江武汉航道局紧急采取措施,对搁浅船舶进行营救,并调集“吸盘1号”和“航浚4号”2艘挖泥船,对遭破坏的航道进行疏浚施工。截至20日,窑监水道3艘搁浅船舶通过卸载等方式,已纷纷脱离通航航槽,航道恢复畅通。
长江中游禁止通过吃水超过3米的船舶
新华社武汉10月20日电(记者田建军)长江海事局日前发布通告,对长江中游窑监水道航行船舶实施吃水控制,吃水超过3米的船舶将禁止通行。
通告称,当前正值三峡工程第二阶段蓄水期,10月18日,长江三峡出库流量由每秒13000立方米急减至每秒8376立方米,中游水位快速下降,窑监水道航道条件恶化。
为保障船舶安全通过该航段,18日起,通过窑监水道的船舶吃水实施严格控制,普通货船实际吃水控制在3米及以下,危险品船舶实际吃水控制在2.9米及以下,超过上述吃水控制标准的船舶一律不得通过该水道。凡超过上述吃水控制标准需通过窑监水道的船舶,上、下行船舶必须提前在城陵矶港和宜昌港进行减载。对谎报、虚报实际吃水发生搁浅事故,造成航道阻塞的船舶,一律由当地海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上限进行处罚。
据长江海事和航道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由于长江中游水位快速下降和船舶超吃水航行,中游窑监水道频频发生船舶搁浅事故,通航紧张。目前,窑监水道的维护水深为3.2米,为留足富余水深,通过该水道船舶的实际吃水控制为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