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有清醒认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江国成、韩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22日说,最近,国际上有人在议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有清醒认识。“应当历史地、客观地、公平地、全面地来看待这种问题,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只看当前不看历史,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只看数字不看发展阶段”。

    解振华在中国-丹麦气候变化高层论坛上说,目前的事实是,中国当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历史累积人均排放更低,同时还承担着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带来的大量转移排放。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将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绝不重复发达国家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

    他强调,尽管中国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2400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中国仍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去年,我国中央财政在节能、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领域的资金投入约480亿元人民币。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结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中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上一年下降3.66%;今年上半年又下降2.9%。2006年-2007年累计节能1.4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3.35亿吨二氧化碳。

    出席开幕式的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表示,中国制订了节能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目前,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这是中国为发展低碳经济迈出的重要步伐。

 
 
 相关链接
· "保护湿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召开
· 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将举办 主题是关注气候变化
· 东亚峰会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
· 新华时评:世界旅游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任重道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