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9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新华社太原10月25日电(记者巩琳萌)25日9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3组2颗空间环境探测卫星送入太空。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飞行约1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A星与火箭分离;继续飞行约1分钟后,“实践六号”03组B星与火箭分离。2颗卫星均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实践六号”03组A星和B星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卫星上的空间环境探测系统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主研制。设计寿命均为2年以上,主要替代我国2006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的“实践六号”02组卫星,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空间物理环境参数探测,以及其他相关的空间科学试验。
用于发射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0次飞行。

10月25日上午,“实践六号”03组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工位成功发射,标志着这个中心航天发射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综合技术水平步入先进行列。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发射工位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6月立项,2008年9月正式建成,我国极地轨道卫星发射又添新的测试发射系统。 新发射工位采用了新的建筑工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建设成本更低廉,维护保养更便捷,测试流程更高效,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 这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发射工位(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 摄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发射工位首次投入使用 航天发射能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华社太原10月25日电(记者巩琳萌)25日上午,“实践六号”03组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工位成功发射,标志着这个中心航天发射能力实现新的跃升,综合技术水平步入先进行列。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发射工位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2006年6月立项,2008年9月正式建成,我国极地轨道卫星发射又添新的测试发射系统。
新发射工位采用了新的建筑工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建设成本更低廉,维护保养更便捷,测试流程更高效,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
新发射工位建设中,高度重视生态环保,运用了废气处理和防火减震技术,并在新发射工位周边种植各类树木26万余株,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射场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