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快讯:中国妇女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
家庭暴力呈现低龄化、高学历、冷暴力趋势
——妇女代表呼吁为反家庭暴力立法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吴晶晶 王茜 杨维汉)家庭暴力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由于其屡禁不止,依然成为妇女十大上代表们关注的热点。代表们呼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良好氛围的同时,应尽快为反家庭暴力立法,切实保障妇女权益。
“现在家庭暴力问题呈上升趋势。”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代表说,家庭暴力总体上是妇女儿童受害多,年龄上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地域人群上也从农村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向城市高学力、白领人群发展,同时还呈现出从身体暴力向精神、心理领域发展,也叫做“冷暴力”。
据介绍,这些年来,各级妇联积极推动反家庭暴力法规建设,国家在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了关于反对家庭暴力的内容,25个省区市也出台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政策。
前不久,全国妇联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将家庭暴力报警纳入“110”出警工作范围,旨在进一步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但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上还是有一定局限性,应尽快为反家庭暴力立法,进一步明确有关司法程序、各部门职责等。”蒋月娥说。
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已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了“110”反家庭暴力中心、投诉站、家暴伤残鉴定中心、庇护所、救助站及反家暴合议庭等机构,面向受到侵害的妇女开展法律帮助和社会救助。
“基层妇联一般是通过维权投诉站等帮助家庭暴力受害女性维护自己的权利。”从事多年妇联工作的江西代表吴菊说,应该进一步发展基层维权联席会制度、维权投诉站、维权热线等,通过法律组织维护妇女的权益。
代表们还表示,各级妇联要配合政府做好家庭暴力受害妇女紧急救助工作,并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法律援助机构也要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她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要积极帮助广大妇女学法、懂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在全社会呼吁大家尊重妇女,加大宣传,形成预防、遏制家庭暴力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蒋月娥代表说。
来自江西的李超代表还认为,应通过提高女性素质,让广大女性有更高更强的意识对自己的权益进行保护。
她的美丽,在金秋中飞扬
——中国妇女第十次代表大会闭幕侧记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魏武、李亚杰、王茜)深秋的暖阳,为喜迎中国妇女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悄悄抹上了一层金色的淡妆。
飘逸的秀发,善睐的明眸,清脆的欢笑……大会堂东门的三十九级台阶上,1400多名与会代表的七彩身影,在这里汇集成缤纷的彩带,快乐的河流,美丽的海洋。
满载着党和人民的殷殷重托,肩负着亿万姐妹的热切期待,过去4天时间里,代表们聚首北京,回顾过去5年乃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讨论中国妇女事业的发展大计,憧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巾帼群英们的飒爽英姿,把北京的秋装点得格外亮丽。第一个走上台阶的是华泰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张爱民。金子般透明的秋阳,为这位风姿绰约的金融才女镶上了一圈亮闪的金边。第一次参加全国妇代会,淡妆之外,她精心选择了自己的穿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有一分美丽,就要展示一分美丽。”
从劳动模范到知识女性,从创业女杰到私营企业家,从道德楷模到杰出母亲……30年蓦然回首,一批又一批中国妇女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意气干云的豪迈情怀和创造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共同谱写了一曲巾帼创业的壮美史诗。栉风沐雨的中国妇女事业,呈现一派生机勃发的繁荣景象。
成就与自信同行,快乐与美丽相伴。绘写在她们一衣一裾上,浸润在她们一颦一笑中。蕴藉在她们欢歌般的笑声里的,是说不完的快乐与感动。轻柔铺洒着的阳光,把代表们装扮得格外妩媚。
“为了参加这次大会,我特意穿上了侗族的节日盛装。”湖南侗族代表田竑朴素的笑意感染了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奋蹄的骏马、舞动的银龙、展翅的画眉、怒放的牡丹、祈福的金鱼……一袭别具风格的民族服装,配以玲珑精致的银质饰品,让田竑很快成为众人竞相合影的“明星”。
“画眉是我们的神鸟,它会保佑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数不清的饰品,代表侗族儿女对祖国数不尽的祝福。”田竑说。
20岁的云南元阳县哈尼族姑娘杨梦和88岁的黄甘英大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注。作为这位大会上最年轻和最年长的代表,她们所到之处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已在元阳县黄兴寨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从政”两年的杨梦,想把为村里修建一条8公里长山路的“梦想”告诉每一个人;见证了中国妇女一大到十大的黄甘英,则更多关注中国妇女事业如何下传接力棒。
“中国妇女始终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妇女的明天一定更美好。”近90年的风雨洗礼,使黄甘英对党的忠诚、对妇女事业的热爱历久弥坚。
台阶上、走廊里、东大厅内,献给汶川地震代表的掌声和拥抱应接不暇。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中,勇敢善良的中国妇女用柔弱的身躯、坚强的意志,筑起了一道道抗击死神的坚强屏障,挽住同胞将逝的生命。
……
手挽手,她们信念如山;肩并肩,她们壮志向前。
“实践充分表明,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愧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开幕式上党中央的贺词,仿佛依然在她们耳畔萦绕;代表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仿佛仍然在东大厅内回响。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才智、再立新功,是党中央对我们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妇联主席白苏英代表说,她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带给家乡的姐妹,让她们分享这里的每一个动人点滴。
“我会把自己受到的鼓舞带回村里,带回家乡。在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会和姐妹们一起,扬起理想的风帆,共同创造快乐的明天,共同驶向美丽的未来。”杨梦说。
透过她清澈的眸子,我们仿佛看到,亿万中国妇女美丽的身影,正在暖暖的金秋飞扬前行,朝着未来、朝着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