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西营建全国最大人工林基地打造“绿色银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11月4日电(记者 张周来)在广西贺州市境内的207国道两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桉树林一直延伸到天边,密密匝匝的森林如同绿色海浪在山野间涌动;与此相距不远的“中国月柿之乡”恭城瑶族自治县农村,家家户户正在晾晒色泽金黄的月柿,这里柿子种植面积已稳定在10万亩以上,所产优质柿饼远销海外。

    秋冬时节的这一“绿”一“黄”,鲜明地映衬出多年来广西在营造人工林,特别是速丰林和经济林方面发生的巨变。2007年,广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27亿元,居全国第9位,林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县有13个,超过5亿元的县有30个,通过人工种植“绘”出的多彩森林正孕育出一个多彩的富民大产业。

    国家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战略后,广西成为全国速丰林基地建设重点省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印尼金光、芬兰斯道拉恩索等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进驻广西沿海,以速生桉为主的速丰林建设日新月异。

    到2008年10月,钦州市已形成125万亩速丰林基地,建成旋切板、胶合板等木材加工企业800多家。每一个轮伐期(五年)每亩平均产木材6立方米左右,按市场价每立方米600元计算,全市125万亩速丰林的总价值应该在40亿元-50亿元。用钦州市林业局营林科罗宇兴的话说,速丰林常伐常新,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山上绿色银行”。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营林处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营造的速丰林面积已超过2600万亩,其中2001年以来的造林面积约占一半。每年全区农民可从速丰林造林获得7亿元的劳务费,此外还有木材砍伐费、运输费等收入。

    广西经济林产业也逐渐成长,武鸣、博白的桂圆肉,百色、田东、田阳的芒果食品,平乐、恭城的柿饼,靖西、西林的山楂等产品加工,这些“土”产品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在国内及东南亚市场颇有名气。

    恭城眼下正是柿子遍地的时节。农业部门统计显示,今年恭城月柿种植面积12万多亩,总产量约14万吨,位居全国之首。在恭城,每年月柿产值超过2.5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3来自柿子树,当地有20多家甜脆柿加工厂,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柿饼年产量逾2万吨。

    具有特殊香味的八角也是广西特产,自治区林业局营林处副处长黄永介绍,桂西南、桂南、桂东南等地拥有约32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超过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90%左右。目前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八角茴香集散地。

    每一年广西都在为造林自行加码,从每年新增200万亩,到300万亩,今年增加到350万亩。国家林业局第七次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广西森林覆盖率达52.71%,居全国第四;截至目前广西人工林面积已近8200万亩,位居全国之首;2007年广西人造板产量659万立方米,居全国第四位。

    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陈秋华说,广阔的人工林可以变为看得见的滚滚财富,成为福泽后代的惠民产业,同时,其生态环境效益不可估量。

 
 
 相关链接
·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
· 我国森林覆盖率18.21% 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
· 内蒙古森林和人工林面积大幅增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