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云南楚雄11月4日电(记者王长山、蔡祥荣、浦超)4日,记者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1·2”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楚雄滑坡泥石流灾区大部分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妥善安置,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经初步统计核实,截至11月4日17时,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楚雄州楚雄市、双柏县等8县市24人死亡、42人失踪、8人受伤,灾害造成52.36万人受灾,已紧急转移安置3.21万余人。目前,灾情还在进一步核实统计中。
灾害发生后,云南省迅速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楚雄州总结历次自然灾害抗灾救灾经验,快速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序组织应急抢险工作。11月3日和4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分两批到达楚雄等灾区一线察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并于4日晚在楚雄州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在汇报会上,民政部表示安排给云南省救灾应急资金1300万元。云南省也表示安排10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用于全省救灾。
据介绍,目前,灾区通信基本畅通,灾区部分公路已经抢通,一些受损公路还在抢修中。众多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以及大批干部群众奋战在楚雄抗灾救灾一线。楚雄州“11·2”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副州长法玉宾说,云南省、楚雄州已经紧急下拨楚雄灾区救灾资金450万元,楚雄州指挥部及时调运了一批帐篷、大米、棉被、衣物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州县市紧急组织52台大型机械设备和7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抢修中断的公路。根据组织救灾需要,主要是集中力量突击抢修通往重灾区双柏县鄂嘉镇、楚雄市西舍路乡的公路。
记者从楚雄州卫生局获悉,目前共出动医疗救治队伍10支、111人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建立州级预备队伍7支,77人待命出发。据介绍,卫生部门还在楚雄、双柏两县市重点受灾村和受灾群众安置点建立临时医疗点,解决群众由于灾情发生后道路交通不便,群众就医困难的问题,确保群众就医方便。
法玉宾说,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以及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险情的水库、坝塘、电站、矿山等,由各县市落实专人,严格责任,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针对当前抗灾救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楚雄州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并认真做好失踪人员搜救、伤员抢救和死者善后及群众生活安排、确保重灾区生命线畅通、核实调查灾情等工作。
景东:全力抢修“生命线” 确保救灾物资送进重灾区
新华社云南景东11月4日电(记者 浦超、蔡祥荣)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11·2”特大自然灾害中,楚雄市进入重灾区西舍路乡的公路全部中断,与西舍路乡相邻的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太忠乡成为了到达重灾区的唯一通道,太忠乡成了西舍路乡得到外部援助的“生命线”。
连日来,景东县也发生较大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全县13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1人失踪,民房受灾7246间,农田受灾29020亩,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受灾严重,电力、广电网络、通讯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太忠乡公路被滑坡体和泥石流阻断。
2日晚,景东县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太忠乡政府在做好本县抗洪救灾工作的同时,立即出动能调用的大型机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尽快抢通太忠乡公路,确保通往西舍路乡的“生命线”畅通。通过连夜奋战,3日上午就抢通了县城通往太忠乡的公路。随后,交通部门继续沿路清理塌方,保证道路随时畅通,确保赶往西舍路乡的救援队伍能顺利到达灾区。
当了解到楚雄市救灾物资无法运送到西舍路乡,灾区人民居无定所、缺吃少穿后,景东县委、县政府4日中午又召开紧急会议,组建援助楚雄救援工作组,分设四个小组,交通工作组调集15台大型机械,30辆运输车辆,600余名修路工人,全天候维护太忠乡公路,确保到达西舍路乡的道路畅通;救援物资筹备工作组负责组织筹备帐篷、食品、日用品等救援物资;协调服务组在哀牢山杜鹃湖成立救援中转站,派出向导带领救援队伍到达西舍路乡,组织人力人工运送救援物资;物资运送工作组组建120人的物资运送小分队,从杜鹃湖徒步向灾区运送救援物资。
4日17时30分,记者在太忠乡政府门口遇到景东县运送救灾物资的队伍,带队的是景东县政府办主任汪明。“景东境内到达西舍路乡的公路只通到哀牢山杜鹃湖,从杜鹃湖到西舍路乡还需步行4个多小时翻过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但现在下着雨,我们翻越哀牢山的时间会长很多。我们这批物资送达杜鹃湖后,再组织人背马托,翻过哀牢山,送达灾区。”汪明说,西舍路乡的公路成为了“生命线”,所有救灾物资必须从这条公路运送进去,我们将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全力确保救灾物资送进西舍路乡。
据介绍,截至目前,景东县为抢修通往西舍路乡公路及筹备救援物资,已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大型机械20台,车辆50辆,人员700余人。
救援人员陆续徒步抵达云南楚雄重灾区西舍路乡开展救灾
新华社云南楚雄11月5日电(记者蔡祥荣、浦超)记者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11·02”特大自然灾害抗灾救灾新闻中心获悉,截至4日15时,由110名武警官兵组成的救援队伍徒步抵达楚雄市西舍路乡,使西舍路乡的救援力量大大增强,救援工作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西舍路乡是楚雄“11·02”特大自然灾害重灾区,西舍路乡的新华、保甸、岔河、朵苴4个村委会多处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截至11月4日统计,共导致15人死亡,37人失踪,通往外界的4条道路全部中断,通信一度中断。灾害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派出多支救援队连夜赶往西舍路乡抗灾救灾,但由于西舍路乡山高坡陡,加上持续降雨,救援工作困难重重。
面对恶劣环境,奔赴西舍路乡的多支救援队不畏艰难,冲破险阻,抵达受灾点实施救援。西舍路乡党委、乡政府于2日7时迅速组织一支81人的救援队伍,赶赴新华村委会大竹林村民小组,组织抢救伤员,转移群众;3日凌晨1时,楚雄市副市长许洋带领一支15人的救援队伍,由楚雄市中山镇徒步经普掌,冒雨抵达西舍路乡保甸村委会;3日23时40分,楚雄市副市长赵万祥等带领的一支17人的救援队伍,经南华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徒步抵达西舍路乡新华村委会;同时间,楚雄市委书记张之政带领的一支救援队伍,经祥云县、景东县,也冒雨徒步抵达新华村委会;3日凌晨2时30分,楚雄市市长袁鹏带领一支救援队从楚雄市出发,经祥云县、景东县徒步赶赴新华村委会;楚雄市卫生系统组织的一支医疗小分队于3日17时30分,徒步抵达西舍路乡保甸村委会,展开医疗救助;4日15时许,110名武警官兵组成的救援队,携带救援物资,从楚雄出发,经祥云县、景东县,冒雨抵达新华村委会,开展救援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2日至4日,有关部门已先后向西舍路乡调派了包括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在内300多名救援人员,并陆续抵达西舍路乡重灾区,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开展抗灾救灾。目前,西舍路乡4个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村委会已转移群众1192人,西舍路乡境内部分通讯基站和中断公路正在加紧抢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