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浙江永康扶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确保出口稳定增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1月11日电浙江省永康市是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工业城市,外贸依存度达60%以上,2007年全市实现自营出口18.5亿美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产业的冲击,该市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做好出口企业服务工作,实现了外贸出口的逆势上扬。1-9月,全市自营出口额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32.61%。

    强化政府服务职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永康市积极采取措施协助企业化解当前的运营压力。一是通过技改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该市设立5000万元财政技改扶持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带动企业技改投入10多亿元,有效提高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强预警规避市场风险。设立企业外贸预警平台,及时向外贸企业传达国际贸易壁垒、金融风险等信息,必要时召开预警会议,减少企业盲目生产和接单。三是加快退税缓解资金压力。今年2月开始,实行出口退税电话预约申报、简化办理流程等10项措施,基本实现全市507家出口企业退税的月报月清。截至8月底,全市结算回流企业退税资金7.7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退税资金的快速回流极大地缓解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四是快速通关减少压货时间。今年5月,海关、商检办事处建成并投入运行,企业货物出口通关时间缩减近三分之一。

    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开拓美欧以外的新市场

    永康市对每个出境参展企业,按目的地国别和参展费用情况,由市财政补贴企业1-3万。同时,积极做好企业出境参展的配套服务,外贸、公安对出境参展企业优先办理出国服务手续。此外,新开辟了10多个国家的商贸联系,尤其是拓展了独联体国家的市场。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对俄罗斯出口1.3亿美元,同比增长77.44%;对乌克兰出口0.9亿美元,增长99.32%,对独联体国家出口的增长成为拉动该市今年外贸出口的重要动力。

    扶持企业设立海外机构,深入拓展现有国际市场

    今年,该市对企业在国外新设公司、摊位和销售处,一律给予1-5万元奖励。在政府的引导下,该市企业先后在境外新设了40家办事机构,这些办事机构今年完成出口交易额近1亿美元,并在海外市场开拓、商品信息收集、组织贸易往来、协调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该市企业在中东国家设立的10多家办事机构完成了20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交易额,有力拓展了中东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市场。

“逆境中, 开拓精神再次迸发”
--浙江省民营企业多种脱困模式走访见闻

    新华社杭州11月11日电(记者董素玉、李亚彪、邬焕庆、南辰)在经济神经极为敏感的浙江省,对于很多民营企业而言,今年的冷空气来得格外的早、格外的急、格外的密。从上半年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到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诸多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让企业的寒冷前所未有。

    记者在浙江省温州、台州、绍兴、宁波等地调研发现,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倒逼下,一些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的顽强生命力与开拓精神再次迸发,一些新锐的脱困“点子”正悄然发芽。

    凡事预则立:“早早缝制一件适合自己的棉衣”

    “千万不能等下大雪了,才发现自己还没有买棉衣!”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根说。天圣公司是绍兴县的一家纺织、印染企业,早在两三年前,公司进行管理创新,并在去年投资12亿元对下属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公司从6000多名工人减少到现在3800多人,而销售额却增加了3倍以上。

    浙江是出口型的省份,对纺织、服装等微利出口企业而言,今年的日子特别难过。而在多数外贸企业遭遇困境之际,奉化市东郊开发区的宁波艾盛服饰有限公司却一派热闹繁忙的生产景象。

    “两年前,我们就对国外客户进行了筛选,淘汰了一批中间商,现在留下的绝大多数是终端客户、高端客户和大型零售商。”宁波艾盛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把“秘诀”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商家破产倒闭时有发生,艾盛公司却受波及不多。

    上半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证明了“艾盛服饰”当初未雨绸缪调整结算货币的正确性。去年,公司预见到人民币汇率将步入加速升值期,立即与国外客户商量改用其他货币结算,对欧美客户设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则用人民币结算。仅此一项,就为艾盛公司避免了数百万元的汇兑损失。

    “以前订单多的时候忙于生产,没时间搞培训和调研,现在自处逆境,到了反思发展的时候。”台州易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秀平感慨地说。不少企业家说,企业转型升级应该早动手,在形势严峻的时候才想起来可能晚了。比如现在再搞技改,至少在资金上已经力量不足了。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深入收集市场信息和了解客户需求的重要性,这场大考教会他们: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对市场的预见性,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研发行天下:“从跟着市场走,到领着市场跑”

    在绍兴县新乐纺织有限公司新产品展示室,整齐地摆放着600多种面料新产品,一位沙特客商正在选样并与工作人员洽谈。“这几天客户没有减少,有时一天有十几批。”公司办公室主任徐国友说。

    新乐公司董事长王明煜说,现在消费者对服装面料的个性越来越看重,因此必须要有新品不断推出。公司2003年成立的研发团队在每年春夏季与秋冬季各推出600套新产品。正准备到欧洲考察市场、为明年秋冬季新产品研发做准备的王明煜说,“只有研发出别人无法替代的新产品,从跟着市场走到领着市场跑,客户才会来找你!”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只有拥有过硬的创新品牌,才能经受住“风吹雨打”。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孙琴说,面对这次金融危机,他特别庆幸企业手里已经有几个自主研发的对路产品,这多亏了公司有自己的研发中心,高薪聘请了研发人才。公司每年花在研发上的投入占利润的15%,现在准备继续加大投入。

    此次的金融危机让本以微利的打火机行业“雪上加霜”。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说,公司前几年花大力气研制的专利产品高原打火机,现在看来是自己应对危机“底气最足”的产品。

    孤岛变长桥:“从上到下打造一条垂直产业链”

    在素有“中国针织名城”称誉的象山县,不少企业生存艰难,个别甚至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记者调查发现,当地生存状况较好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较早地在内部构造了一条完整的“垂直产业链”。用这些企业主的话说,过去企业只是一个孤岛,无论到左岸还是右岸,都需要别人用船摆渡;现在则变成一座长桥,从此岸到彼岸可以自由行走,自由控制节奏,不受别人控制。

    “这在我们行业内被称作一场‘产业链革命’!”巨鹰集团负责人说。巨鹰集团是象山最大的针织出口企业。近年来,巨鹰集团通过实施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在企业内部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整合收购了原新疆托峰棉业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新疆建设了棉纱、精梳纺生产基地。

    一个完整产业链的打造,让巨鹰集团等企业在原材料市场波动中极大地降低了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尝尽了甜头。巨鹰集团总经理傅金国说:“去年以来,棉花的价格一直起伏不定,针织企业生产成本很难控制。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原料产地,就不会受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而且打造垂直产业链还可以使企业从各个环节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最终交货产品的质量。”

    有的贸易型企业也“自己接单、自己生产”,采取工贸结合,缩短并控制产品路径。慈溪进出口公司就发现近年来大批生产企业纷纷拥有自营出口权,越来越多的境外客户把目光直接投向货源工厂,纯外贸企业开始面临失去客户的危险。为此,公司在国内外兴办20多家生产企业,解决了生产基地的“短腿”,出口毛利率一直高于国内同行。

    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以织布为主,现在则向上游延伸到化纤生产,往下游延伸到印染业。“我们的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齐全,这样一条龙,生产节奏可调控,受到外部的原材料及市场的波动冲击就小得多。”公司董事长孙永根说。

    候鸟会过冬:“在产业迁移之中逐渐降低成本”

    在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的办公室里,近一段时间明显出现了“两多”,一是来这里招商引资的中西部地方政府负责人多,一是想组团到中西部地区看一看的企业家多。在办公桌上,就摆放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招商引资说明书。

    “本地的中小企业受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制约,发展成本上升,空间也有限。现在是个好机会,中西部地区有需求,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家们有动力也有时间去看看,算算产业迁移账。”周德文说。

    其实,在温州产业转移中,奥康已经走在了前头。早在2003年5月,重庆璧山县就引进了“中国鞋王”奥康,由奥康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总占地面积2600亩,建成西部最大鞋材交易中心、鞋成品交易中心和质检中心、鞋品牌企业生产加工基地。

    有关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水电费上,璧山的工业电价每度比温州便宜0.15元;劳动力成本璧山一线工人每月人均工资比温州要低两三百元;在生产材料方面,就地取材的鞋底成本价为每双9元,比温州便宜4元。这样,与温州等东部沿海相比,在重庆璧山每生产一双鞋,企业可节省20%的成本。

    迁移产业后,成本降低了,就有能力对产业进行提升。在温州,有的企业在安徽阜阳建起了工业园,有的企业把皮革业搬到了山东滨州市。面对今年以来成本的大幅上升,很多本不愿意“迁徙”的温州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产业转移对化解成本压力的“妙处”。根据温州市统计局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近一年来温州外迁企业多达1000余家,整体迁移的将占1/4之多。

 
 
 相关链接
· 浙江杭州加工贸易企业开通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
· 浙江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 浙江全面组织实施“领雁工程”提高农村教学水平
· 浙江上海开通出口检验检疫直通车 通关时间缩短
· 浙江召开工作会议: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 浙江杭州市着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机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