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加勒比共同体秘书长埃德温·卡林顿一行应邀访华,日程之一就是代表加共体签署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协议。借此机会,人民日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卡林顿先生,请他就近年来中国和加勒比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谈谈看法。
卡林顿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访问拉美和加勒比三国,高访后伴随而来的会是双方各领域合作的高潮。事实上,加勒比共同体与中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早已展开。卡林顿介绍说,加勒比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华人。牙买加一位不久前刚过世的音乐家就是李姓华人后裔,几十年来他的乐队在当地很受欢迎,他本人也成为加勒比地区的文化偶像。加勒比文化吸收了很多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中国新年、中餐、舞龙舞狮等等都已经成为加勒比当地文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和加共体经贸合作也在不断深入。在1997年5月举行的加勒比开发银行第二十七届年会上,中国被接纳为加勒比开发银行成员国。1998年5月,中国首次以加勒比开发银行正式成员国的身份出席该行第二十八届年会,受到各成员国的热烈欢迎。2004年,“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的成立为扩大中国同加共体成员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平台。此后,中国政府宣布将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圭亚那、多米尼克、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和格林纳达列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中国游客的到来必将给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带动当地旅馆、餐饮、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卡林顿也坦诚地表示,目前双边经贸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去年,中国对加勒比共同体的贸易盈余达7.45亿美元,其中工业制品、机械和车辆占出口总额的90%。中国从加勒比地区进口的主要是能源产品,且贸易对象集中在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加勒比共同体国家希望将来能够扩大对中国的出口,特别是农产品。
卡林顿说,加勒比国家需要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欢迎更多的中国商人和公司前往加勒比地区投资。11月5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全面阐述了中国对拉美地区的政策目标,并详细规划了中拉未来的友好合作,令人“深受鼓舞和充满期待”。他坚信,加勒比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是牢固的,这种关系在将来还会更加巩固。
加勒比共同体共有15个成员,大多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在卡林顿看来,国家小未必能量小,牙买加就出了个短跑冠军博尔特。他介绍说,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多数是旅游胜地,景色宜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加勒比共同体的10个成员将一起出现在加勒比馆中,同时各个成员又有自己独立的展示空间,象征着加勒比国家既团结一致又保留个性。届时,观众除了能看到别具风情的加勒比艺术品,还能观赏到加勒比艺术家们亲临现场表演的加勒比舞蹈。卡林顿说,加勒比国家将上海世博会看作是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大舞台,也向世界表明加勒比共同体对中国的支持。他相信,加共体的参展将是一次深化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卡林顿说:“当然,我们还期待着借助展览吸引投资、增加交流。加勒比国家欢迎中国的投资,双方在文化产业、技术援助、人员培训和其他国际问题上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卡林顿还透露,此次金融危机对加共体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地区经济举足轻重的侨汇开始减少,欧美游客数量大不如前,外来投资也在缩减,加勒比国家已经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寒意”。卡林顿认为,面对危机,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这对包括加勒比共同体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