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席淑静、于文静)记者18日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及地面应用系统18日投入业务试运行,气象局将积极推动国内外用户对该星数据和产品的应用,使卫星资料在气象、海洋、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和航天等领域充分发挥效益。
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风云三号A星自2008年5月27日成功发射以来,在轨测试历时四个月,运行正常并成功完成各项服务工作。该星具备了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探测,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从单一遥感成像到地球环境综合探测、从光学遥感到微波遥感、从公里级分辨率到百米级分辨率、从国内接收到极地接收的四大技术突破,其卫星载荷技术性能已经接近并部分超过欧洲和美国极轨气象业务卫星水平,为我国气象业务发展,特别是数值预报业务发展提供重要的探测手段和科学数据。
在今年汛期和北京奥运会期间,风云三号A星在气象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该星数据处理生成的青岛近海区浒苔监测分析产品为青岛奥帆赛场及周边海域浒苔治理提供了有效服务,对“海鸥”“凤凰”“北冕”“鹦鹉”等台风的监测数据和产品在汛期及奥运天气会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次利用新增遥感仪器通道处理生成的北京地区气溶胶产品和臭氧总量产品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此外,风云三号A星提供的空间环境监测产品,为神舟七号发射及航天员出舱活动等顺利完成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记者从气象局了解到,风云三号A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系列,将与欧美等国的极轨气象卫星一起,形成对地球大气、海洋和地表环境的全天候、立体、连续观测,增强人类对地球系统的综合探测能力。

风云三号A星在轨测试圆满完成 已经获取大量信息

11月17日,记者从风云三号A星在轨测试评审暨总结会上获悉,风云三号A星在轨测试圆满完成。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风云三号A星在轨测试领导小组组长宇如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王克然出席会议。详细>>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是列入国家“九五”型号研制计划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分二个批次发展。原计划01批发射两颗试验试用星,02批发射6颗业务星,连续运行到2020年。
风云三号01批卫星已于1999年正式立项研制,目前已转入正样星研制阶段,按照工程进展和计划,首颗卫星FY-3A将于2007年发射。详细>>
风云四号进入立项阶段 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

记者从10月10日召开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协调会上获悉,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进入立项阶段,将于2013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