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快建立乳制品生产者诚信体系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记者陈玉明、张丽娜)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20日表示,要加快建立乳制品生产者诚信体系,改善乳制品行业诚信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至2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场会。张莉在会上表示,要在乳制品行业加快建立生产者诚信体系,以加强乳制品生产者诚信为核心,培养乳制品生产者诚信意识,规范乳制品生产者生产经营行为,改善乳制品行业诚信环境。
张莉说,要通过建立乳制品生产者诚信规则和开展试点工作,建立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生产者诚信体系。要完善政府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健全监督制度,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对生产者诚信的客观要求。
此外,张莉表示,各地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的领导,制定细化的实施方案;要将辖区内所有乳制品企业纳入整顿和规范的范围,做到整顿工作无一疏漏,不留死角,将整顿和规范工作落实到企业;企业要树立生产者诚信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提高生产者自律和企业自我管理水平。
我国将加快修订现行乳品工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记者陈玉明、张丽娜)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20日表示,要加快修订现行乳品工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的规范化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至2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场会。张莉在会上说,要结合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好乳制品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有效遏制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加快推进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良好生产规范,在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强制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
张莉表示,要加快修订现行乳品工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补充和调整奶源基地建设、原料奶收购管理、质量检测、质量安全预警体系等内容,注重政策体系的统一规范,完善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整顿和规范期间一律暂停乳制品加工新上项目(企业)的核准的规定。
据了解,今年9月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争抢奶源现象严重,原料奶收购环节秩序混乱,带来后续质量隐患;企业在原料奶收购质量追溯体系、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企业产品监控体系建设、质量安全预防控制等方面存在管理漏洞。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0日电题:
我国两大龙头乳企努力提高乳品质量恢复消费者信心
新华社记者陈玉明、张丽娜
在经历了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之后,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乳品企业痛定思痛,通过控制奶源、加强检测等措施,努力提高乳品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消费者信心开始逐渐恢复。目前,伊利、蒙牛这两家中国龙头乳企的销售量已在稳步回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至2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现场会,并组织与会者参观了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蒙牛乳业集团的工厂和牧场。
奶源可控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三聚氰胺事件根源在于奶源争夺战。一些地区乳品企业密集,产能远远大于奶源量,乳品企业各自为战,纷纷竞价收购,给了奶贩子铤而走险、掺假制假的机会。
如今,伊利、蒙牛等龙头乳企都认识到,乳品企业必须加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视奶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源头,下大力气做好奶源。任何靠掠夺、挤压、打价格战争取来的奶源都是不可靠的。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为加强奶源建设,伊利的措施是,一方面,切实抓好全国现有的500多个养殖小区和297个规范化牧场建设,另一方面,对社会上的奶站全部进行托管,即由公司派人对奶站进行直接管理。伊利还在少数散养户中推行奶联社和奶牛合作社模式,以逐步消除散养户,从根本上提高奶源可控程度。张剑秋表示,伊利今明两年将投入5亿多元,建设不同规模和模式的现代化牧场。
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则表示,一方面要对奶站逐步实施全面托管制度,对一些小奶站逐步进行合并,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自己的牧场。蒙牛计划5年内建设20个大牧场,每个大牧场将可容纳一万头奶牛。
对乳品生产实行全过程检测
要保证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乳企进一步加强对产品生产的检测力度,全面堵塞收奶、生产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漏洞。
据张剑秋介绍,伊利目前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购进试剂盒和各类检测设备,分发到全国各个生产基地,重点对原料奶、进口和国产原料奶粉、饲料、原辅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堵塞可能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漏洞。为保证原奶质量,公司与地方政府派出1万多人相配合,对原奶供应环节实施“盯车、盯人、盯站”的方式,对运送原奶的车辆进行编号铅封,装配GPS定位系统,从而使原奶供应始终在政府和企业的监控之下。
姚海涛说,蒙牛已投资近5000万元购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药品,用于质量安全检测。凡是出厂的蒙牛产品,都要经过三个环节的四次检测,即原奶检测、生产过程的辅料检测、成品批检和第三方检测。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蒙牛40多个工厂都配备了检测设备和检测药品,为企业产品安全出厂提供了技术保证。
消费者的信心是立企之本
三聚氰胺事件让消费者对中国乳品企业的信心大打折扣,如今,伊利、蒙牛等龙头乳企正在加倍努力,以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张剑秋表示,伊利集团的原则是,不让任何不合格原料和辅料进入生产线,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在厂内停留,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在市场上流通;确保每一件出厂产品都经过企业和质检部门的共同检测,合格一批,出厂一批。目前,伊利集团的生产已经开始趋于正常,在内蒙古等地的销售量已恢复到原来的90%左右。
据了解,伊利日前还在新浪、搜狐等网站开通了行业内首个数字化参观平台,消费者通过点播视频可以观看伊利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当于把伊利的生产工厂搬到了消费者眼前,实现消费者对生产环节的监督。
姚海涛说,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目前蒙牛产品销售恢复相对较好,公司在市场巡查时发现,全国各地市场蒙牛产品的供应不仅品类全,而且日期新,呈现出比较好的销售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