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长短轴效应”是成都主城区震害轻微首要原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11月24日电(记者 刘海)24日,成都公布了“汶川八级地震对成都市的影响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的专题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成都主城区汶川地震震害轻微是地震烈度衰减额度普遍规律即“长短轴效应”决定的,而成都多年来坚持抗震设防对减轻震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成都市境内的都江堰、彭州以及崇州的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但距震中仅70余公里的成都市主城区并没有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成都市防震减灾局迅速组织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省地震局的相关专家,开展了“汶川八级地震对成都市的影响与成都地区的地震安全性”的专题研究,对成都市所处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背景、区域动力学环境、地震地质状况、主要活动性断裂、区域与本地的地震活动等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研究。

    研究小组专家、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说,成都主城区与少数重灾区的震害形成较大反差,专家们认为“长短轴效应”是成都主城区震害轻微的首要原因。

    据洪时中介绍,“长短轴效应”是指地震烈度的分布一般呈扁长的椭圆形,地震烈度沿短轴方向的衰减要比长轴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完全一致,为东北——西南向,而成都主城区所在的整个成都平原恰好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大体垂直的短轴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烈度衰减特别快,所以成都市主城区的震害就相当轻微。

    此外,专家们也一致认为,成都多年来坚持抗震设防对减轻震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都就在主城区开展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成都境内大部分地区的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一律按照地震烈度7度设防,重大工程和可能因地震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则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现场调查证明,凡是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施工的建筑物,抗震能力都较强,在地震后保持基本完好。

 
 
 相关链接
· 成都地震重灾区将于年底完成六成永久性农房重建
· 四川成都地震灾区08年年底全面完成村卫生站重建
· 成都:独生子女在地震中死亡 父母可领取扶助金
· 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应对措施项目在成都启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