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11月25日电(记者 王建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24日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正朝着与以往相比更高水平的民主迈进,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黄孟复在题为《我所感知的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今天的民主、自由和开放程度,30年前是无法想像的。
他说:“到过北京的朋友们大都知道,人们可以随意评论时政,不乏有人言辞尖锐,但并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更没有人去追究他们。”
他指出,30年前,中国有2.5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2007年,这一数字减少到1500万。这些进步,对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中国人民来说,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黄孟复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如何突破人口的制约,如何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以及如何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教育体系等问题。“但是,中国人民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另外,黄孟复还与听众分享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黄孟复说:“每个重大政策出台前,中共领导人都要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协调各方面利益,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策做出以后,还要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以便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合理的意见都会被采纳,这种政治协商已经形成制度。”
11月16日至24日,黄孟复率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团访美。访问期间,代表团与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纽约时报》等美国著名基金会、智库和媒体以及美国国会议员举行了座谈,就中美关系、经济形势、人权问题、基金会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