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三大主力产业在“求变”中应对危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8日电(记者刘军 张云龙)受产品市场不景气、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冶金和农畜产品加工三大主力产业均感受到较大压力。11月下旬,记者在这里采访了解到,不少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把危机当成是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机,主动寻求良策,在应对眼前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做强、做实产业基础。

    以煤炭和电力为主的能源、以钢铁和有色等为主的冶金、以乳业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是内蒙古六大主导产业中的3个“长项”,目前已占到内蒙古工业增加值总量的一半左右。

    今年9月份以来,三大产业同时遭遇寒流:电力行业燃料成本居高不下,产能严重过剩,截至10月末,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富余约1000万千瓦;煤炭价格高位回调,5500大卡以上的精煤降价约20%,仍呈下行趋势;乳业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销量一度下滑至正常水平的10%;钢材价格下降20%以上,铝和铜价格分别下降40%和60%左右。

    为应对危局,三大产业及相关企业纷纷“求变”。电力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探索不同于政府定价的“电力市场多边交易”,由发电、供电和用电3方依据实际情况共同协商确定电价,向“市场电”迈出关键的第一步。煤炭行业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与资源回收率,酝酿调整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关系的政策。一些重点煤炭企业与用煤、用电大户积极构建新型战略合作关系:如在电力市场多边交易中,煤炭企业承诺吨煤让利约56元。包钢等重点钢铁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重轨、石油套管等畅销产品的生产力度,压缩普通线材、管材、板材产量。有色方面,在上游电解铝产品大幅降价的同时,铝材、铝轮毂等下游产业加快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乳制品行业主要企业吸取“三聚氰胺”事件教训,在展开危机公关的同时,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奶农一起,完善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市场信心已稳步回升,伊利液态奶销售已经恢复到正常量的90%。

    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企业面对危机仍充满信心。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刘锦表示,这次危机也是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一次良机。只要抓住机遇从容面对,就一定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企业自身以及整个行业、地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链接
· 内蒙古实行鲜奶收购站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 内蒙古自治区加紧建立合理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
· 内蒙古采取扶持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等措施促进就业
· 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