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川最后一批12户灾区群众告别帐篷迎接“暖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北川11月30日电(记者刘大江、余晓洁)30日,擂鼓镇12户受灾群众将大包小包的东西向新家搬去,与此同时,伴随他们2个月之久的帐篷正在被工人叮叮当当地拆除。这意味着,北川先遭受特大地震、后又遭受“9·24”洪灾而不得不重新住进帐篷的8000余名受灾群众,已经全部撤出帐篷。至此,四川绵阳地震灾区基本消灭了帐篷户,四川震区受灾群众“暖冬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果。

    “搬家喽!搬家喽!”几个小孩子在阳光下兴奋地拍着手。

    一个破背篓,里面装着一个煤气罐,猛地回头,一张饱经沧桑却掩饰不住喜悦的笑脸,他叫邝志国,是擂鼓镇田坪村村支书。早在一周前,他就陆续地向位于镇幼儿园的新家搬东西,今天拆帐篷,他忍不住过来看看,顺便帮别的受灾村民背点东西。

    邝志国的身后,就是擂鼓镇最大的帐篷安置点胜利村,一大群民工正在拆除帐篷,地上撂着一堆堆红砖。记者看到,每个帐篷四周挖有排水沟,地面先用河沙垫底,上面铺着一层红砖。据说这样的帐篷,下雨既可以排水,又可以防潮和渗水。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书记文刚说,这里安置了549户、2000多人,9月28日搭建完毕,临时安置“9·24”洪灾中过渡安置房被毁坏的群众,主要是来自擂禹路沿线的苏堡沟、五星等地。

    “灾上灾”对邝志国这些受灾群众的打击是沉重的。“5·12”大地震后,他带领100多名勇敢的村民回到余震不断、面目全非的村里废墟上,重建家园,但9月24日开始的洪水泥石流,将他们新建的过渡安置房重新全部摧毁。

    “冬天来了,帐篷里开始冷了,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受灾群众安排了新家,那里很暖和。”邝志国说。邝志国和其他受灾群众的“新家”,绝大部分是擂鼓镇在地震中受损后经维修加固可以使用的居民住房,政府出资租用,免费提供给“帐篷户”使用。其余群众安置在板房安置点。

    邝志国的新家其实是擂鼓镇幼儿园的一间大教室,这个安置点编号为10,中间用木板隔出三间小点的房间,作为3户群众的住房。厨房里新安装有水电气,被地震毁坏的玻璃窗,被政府出资买的木板蒙上一层彩布条封上,寒风在外呼呼地吹,室内却很温暖。

    隔壁刘少木与邝志国同村,他循声赶来。在他家里,记者看见地上盆子里盛着几块猪肉和2条猪腿,他告诉记者,为了庆贺搬出帐篷,刚杀了一头猪。 

 
 
 相关链接
· 北川擂鼓镇帐篷户过冬问题基本解决
· 北川灾区:做挂香肠好过年
· 经过160余天奋战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擂禹路抢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