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谭晶晶)11月28日,深夜。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热线电话急促响起。
电话那端是湖北省某旅行社的紧急求援:参加赴泰旅行团的20多位老人仍滞留曼谷,所需心脏病、高血压等药品用尽,连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堪忧。
这些老人是滞留在泰国的3400名中国游客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连日来,泰国反政府人民民主联盟示威者包围了国会大院、总理府、廊曼机场和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导致曼谷与外界航空交通联系全部中断,包括中国游客在内的大量外国人滞留。
面对突发事件,各部门争分夺秒,展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游客撤离行动……
40分钟敲定派机方案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外交部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召开部际协调会,会同民航局、国家旅游局、财政部等部门确定了“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仅用了40分钟就作出派特殊航班接回滞泰同胞的决定。
执行这次任务的4家航空公司分别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已先后派出11架客机,将3100余名滞泰同胞运送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日深夜,还将增派航班将目前驻泰使馆登记的最后一批滞留人员接回祖国。
据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主任何平介绍,此次接回行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无经验可循,而且事发正值周末,时间紧迫,任务重大,头绪繁杂。派机方案是根据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特殊情况下作出的特殊安排。
“一个也不能少”
“我们确立的工作方针是保证每一位想回国的滞泰公民都能够回国,对港澳台同胞要一视同仁,积极协助。”何平告诉新华社记者。
在获知湖北籍老人们在泰国遇到重大困难后,外交部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联系我驻泰使馆。核实情况、联系航空公司、看望和接送老人……很快就得到消息,这批老人被优先安排搭乘次日最早一班航班回国。
事实上,此次接回行动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外交部、民航局、国家旅游局和驻泰使馆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昼夜兼程的艰辛努力。
派机方案确立以后,准确掌握滞留人数成为后续工作的一大重点。但由于滞留人员众多,身份、状态不明,核实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表示,滞留人员可通过联系旅行社、航空公司或者使馆等各种方式获得返程机票,使馆会负责到最后一名滞留人员安全返回国内。
机场关闭当晚发生多起爆炸枪击事件,使馆人员立即与机场、移民局及航空公司多方核实,将滞留机场的百余名旅客紧急疏散,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专门成立24小时值守的撤离行动工作小组,协调民航局、国家旅游局及使馆从各渠道了解滞泰公民身份、户籍地、目的地、机票种类等详情。国家旅游局和驻泰使馆开通了10多条24小时热线电话,接听数千个国内外求助、咨询电话,耐心劝慰、疏导滞留人员和家属。
与此同时,外交部发言人两次向海内外通报我派机决定和撤离工作进展,方便滞留人员联系航空公司取票。
据何平介绍,此次滞泰公民中有1500余名港澳同胞,他们也是此次接回行动关注的重要对象。对于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派出的飞机在落地许可方面遇到的诸多困难,驻泰使馆和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帮助,协助香港特区的6架及澳门特区的1架航班顺利起降。使馆人员还积极帮助港澳台同胞解决在曼谷滞留期间的生活困难,确保他们平安返乡。同时,还安排了10多名港澳同胞搭乘我航班客机回到内地。
目前撤离行动接近尾声。何平表示,外交部和驻泰使馆将进一步了解核实滞泰游客情况,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增派航班,以确保每位有意愿回国的滞留同胞早日回国。
“祖国的航班让我们自豪”
“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听到了祖国来救援我们的声音!”看着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架班机缓缓降落,来自上海的刘女士禁不住内心的感动。
许多返乡的滞泰游客感慨,祖国的强盛让他们在海外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政府反应及时、行动迅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和关怀。
“这趟旅游虽有遗憾,但也有收获,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温暖,看见祖国的班机让我们自豪不已!”湖南某旅游团成员母先生说。
驻泰使馆的“特事特办”、细致入微的帮助,也让海外游子备受感动。参加泰国“五晚六日游”的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领队仇耀平说:“我们是幸运的,能够平安归来,我最想说的是由衷地感谢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的帮助!”
事实上,“以人为本”一直是领事保护工作的理念。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海外同胞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中国的领事保护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据外交部介绍,目前我国200多个驻外使领馆都担负着保护我海外公民利益的职责,其中80多个重点使领馆还设立了专门领事保护小组,每年处理涉及我海外机构和公民安全的领事保护案件达3万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