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维多利亚港两岸倾情欢迎“神舟七号”航天英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香港12月6日电(记者 苏晓)尖沙咀钟楼、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馆、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乘载着中国航天“群星”的“星辉”号天星小轮,6日上午缓缓驶过维多利亚港,两岸的香港标志性建筑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神舟七号”航天英雄们陶醉在维港万千风采中,直言“很喜欢”香港。

    12月6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左)、刘伯明(中)、景海鹏(右)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留影。当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在香港乘船参观维多利亚港。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过去是小渔村,再看看现在香港的发展,太漂亮了!”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对于香港的发展,看了后很高兴。

    5日踏上香港坚实的土地,今日畅游香港秀美水域风光。“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一行6日上午9时40分,从红磡码头登上“星辉”号天星小轮,领略迷人的维港风光,了解维港两岸的发展情况。

    甲板上,香港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蔡新荣、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尤曾嘉丽,向航天英雄们介绍维港两岸的大型基建项目,讲述香港填海工程的历史,并为他们描绘“东方之珠”未来更美的蓝图——这里拟建邮轮码头,那里是西九龙文化区,中环和湾仔海滨地带未来还要有大发展……

    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等航天群英们仔细倾听着,频频点头,不时询问。“驻港部队总部在哪里?”“会展中心是什么造型?”他们就像普通的游客,对香港充满好奇,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维港美景的赞叹之情。

    香港美丽的海岸线,与来往频繁的货轮、平底帆船、舢板、豪华大游轮及内河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特殊而动人的景致。

    作为世界上繁忙美丽的天然海港,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珍贵的财富。一百多年来,它已成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数百万人横跨维港两岸,见证着香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世界各地的旅客纷至沓来,总不会错过欣赏这个海港的动人风采。

    “星辉”号天星小轮已接待过无数的游客。但对于今天能接待这一群特殊的客人,船长梁先生表示心情特别激动。“知道他们都是‘国宝’,心情有些紧张。但可以接待我们国家航天员,有幸能开船带他们欣赏维港两岸景色,我很开心。”梁先生说,航天员给他的印象是“很亲切、有气派”。

    船上的工作人员黄小姐用一连串的“很”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很高兴,很顺利,很开心。”她表示,事先已知道要接待航天英雄,因而做了很多准备。

    为令航天英雄们更好地游览维港,特区政府事先并未公布代表团登船的地点,但这反而为许多市民带来惊喜。两位正在码头附近的小学生,看到代表团的车队,连忙转身奔跑,要一睹航天英雄的风采。码头上部分市民发现航天员后也非常高兴,纷纷驻足鼓掌、挥手致意。

    “神七”航天员在港揭幕太空漫步航天展

 

    12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中)、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右四)等为展览剪彩。当日,“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在香港科学馆开幕。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社香港12月6日电(记者 陈济朋 陈思武)正在访港的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6日出席仪式,为在香港科学馆举办的“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揭幕。

    当天上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身着蓝色的航天工作服,随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以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来到尖沙咀香港科学馆,出席展览揭幕仪式。他们应邀在展览海报上签名留念,并与出席仪式的代表团其他成员和嘉宾一起,为展览剪彩。

    “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由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从6日起一连10天向公众免费开放,主要展品包括神舟七号太空船的返回舱、航天服、航天员出舱后展示的国旗、飞船搭载的植物种子等物品,以及111张珍贵的相关图片。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感谢香港同胞对祖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注和支持。他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是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飘扬起五星红旗,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既是对“神七”载人航天飞行的全景式再现,也是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的真实记录,同时反映了航天科技工作者拼搏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张建启说,希望展览增进香港同胞对祖国航天事业的了解,推动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推动香港科普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香港市民的支持会使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前景更美好。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对代表团访港和航天展在港举行表示感谢。他说,从神舟七号升空的一刻起,香港市民一直关注飞船和航天员的动态。看到翟志刚顺利出舱、在太空中挥动国旗,他们都非常兴奋和激动。航天员平安归来后,香港市民热切期待一睹他们的风采。

    唐英年说,展览体现了航天人团结一心、锐意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这是对香港克服眼前挑战最好的启迪;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是香港持续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持。

    他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香港的航天员乘坐祖国的航天器,并在太空漫步。

    香港讲解员眼中的载人航天展

    新华社香港12月6日电(记者 陈济朋 陈思武)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为主题的“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6日在香港揭幕。香港科学馆助理馆长吴国伟作为港方人员参与展览的组织工作,并担任讲解员,显然很忙,但也很享受这份工作。他自豪地提起,自2000年以来,他已多次参与载人航天展览的组织和讲解,亲身感受到香港市民喜欢看载人航天展,回答了许多小朋友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

    吴国伟说,许多香港市民冲着返回舱和航天服前来参观,也有些人特别想在返回舱前拍照留念。

    “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由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办,从6日起在香港科学馆连续举办10天,计划公开派发6.66万张免费参观券,每天早9时至晚9时派发,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领票者。据香港科学馆提供的资料,截至12月5日已派出5.03万张。

    这次展览展品包括神舟七号太空船的返回舱、航天服、出舱展示的国旗、太空漫步使用的舱外服手套、神舟七号主降落伞、航天员工作日志和背包、太空食品、飞船搭载的植物种子、神舟七号飞船和运载火箭模型,以及111张反映载人航天飞行项目和航天员日常生活的珍贵照片等。

    早年主修物理的吴国伟说,他个人对卫星和陀螺仪感兴趣。多次参与组织和解说载人航天展,他自有独特心得。

    他说,看展要看细节,才有意思。以这次的“飞天”航天服为例,细心的参观者会发现左袖口有一面小镜子。吴国伟说,奥秘就是对航天员进行多层保护的航天服很硬,航天员难以看到自己胸腹以下的部分。为便于观察,设计者特别添加了小镜子,航天员抬抬手,就可以看到自己了。

    吴国伟显然对细节感兴趣,但面对载人航天这样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是难以尽窥堂奥。

    记者问:航天员怎么穿上航天服,为什么需要很长时间?

    吴国伟只好向合作组织展览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代表张桐胜求助。张桐胜则向一位懂技术的女士求助。那位女士解释:航天服上天时不是像现在这样立着,而是打包上天。飞船上天之后,再行组装和测试,正如“神七”直播中观众所见,这需要15个小时。其实组装测试完毕之后,如果仅仅是穿上航天服的步骤,只需要大约5分钟就可以完成。

    吴国伟恍然大悟:“明白了吗?我也学了新东西。”

    据介绍,“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已在北京展出,反响十分热烈。香港展览面积有限,只得舍弃搭载的字画等,因此展品更为“经典”。由于展品珍贵,组织者安排了保安人员24小时严加看护。

 
 
 相关链接
· 神七功臣哈尔滨作报告 冰城人民热情迎航天英雄
· 航天英雄凯旋
· 航天英雄杨利伟将成奥运火炬北京传递首棒火炬手
· 航天英雄杨利伟30日在灾区帐篷学校参加主题班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