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国家开发银行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以“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支持扩内需重点领域”为载体,及时了解新增融资需求,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国家开发银行一方面对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的六大重点领域和地震灾后重建加大贷款,争取早发放、多发放;另一方面主动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沟通,了解新增融资需求。目前,南水北调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和西安棚户区改造等各地民生项目,已获得开行新增的扩大内需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元表示,国开行重视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与国开行自身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中长期融资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为中长期融资的主力银行,国开行目前90%以上的贷款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的六大领域,一直是开行支持的重点。为此,国开行把“融资支持扩内需”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11月16日就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要求全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开辟“绿色通道”,扩大放贷规模,加快贷款发放进度,上紧发条,开足马力,做好融资服务。
据统计,仅今年11月份,国开行新增贷款就占到了全年放贷总额的十分之一。这些新增贷款全部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医疗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大领域和地震灾后重建。支持的重点项目包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水源主体工程项目、曹妃甸填海造地工程、西安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云南陕西湖北新疆等省自治区的农村公路项目、广西南宁至百色红色旅游公路项目、哈尔滨第一热电厂节能减排项目等。
规划先行是国开行的业务特色,也是中长期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开行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产业规划和区域规划,做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国开行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发挥科学规划对扩大内需的先导作用。国开行把新增融资需求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调研重点,总行及34家分行、3家代表处的负责人分别带队,逐省、逐市、逐县深入调研摸清有效需求,确定今年岁尾、明年及未来3年、5年、10年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和规划。以四川为例,国开行目前已与四川省和成都市,以及全省21个地市州政府进行了面对面的融资沟通。
国开行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始终注重严防信贷风险。该行在项目储备和信贷评审的过程中,严把市场准入关,切实做好项目的融资规划,加强信用建设,并严格执行环保、土地、规划和可研等四项审批,确保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落到实处。在贷后管理上,国开行密切跟踪放款进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同时通过与各地建立社会化的联合监督机制,通过督查、稽核等多种方式,防止资金被挪用,使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及时的资金支持。最近,国开行总行成立了新增贷款检查组,抽调专门人员到各分行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媒体刊登公告,欢迎社会各界对开行贷款项目进行监督,实现贷款项目的“阳光运作”,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陈元表示,下一步国开行将按照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继续找准学习实践活动与支持扩大内需的结合点,着重支持以下领域:一是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农村社会事业,以及城镇化建设;三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带动作用的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强的领域;四是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五是中小企业、低收入家庭住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助学贷款等民生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