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场在“金融海啸”中运作顺畅
——访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周文耀
新华社香港12月17日电(记者 王敬中 王悦欣)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香港,刚刚成立的特区政府与国际“金融大鳄”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乌云散去,香港金融市场再见彩虹。10年后,全球“金融海啸”再度冲击香港。“幸运的是,‘金融海啸’未对我们的市场造成很大影响,市场一直运作畅顺,”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周文耀感慨地说。
周文耀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今年10月12日发表公开声明的签署成员之一,香港交易所与全球其他主要交易所一样,一直竭力确保市场在这段危机期间继续如常营运,并致力维持交易市场的高透明度,为各项场内交易产品提供定价及发布价格的平台。
他说:“我们相信,维持优质及可靠的市场,是增加投资者信心并保持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更相信,当经济复苏时,优质的市场必定最快恢复生气。”
针对一些国际投资机构调低香港交易所股票的目标价,周文耀表示,香港是一个多元化市场,各参与者均可自由发表意见,香港交易所不会因市场人士不同的预测而感到困扰。虽然香港交易所今年第四季度交易额下跌不少,但这主要因为大部分股份的价格均已大幅下跌,近期每日平均交易股数其实与今年上半年相若。
他表示,作为交易所营运机构,香港交易所须履行其法定职责,确保市场公平有序、开放、信息流通及高透明度,并按公众利益行事。“我们将目光放在长期发展上,不只着眼于追求盈利,同时还重视香港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我们相信,维持优质及可靠的市场,是增加投资者信心及保持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
周文耀说,香港要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便要保持及继续发展现有优势,即低税率、税制简单、拥有全球最自由的经济、担当外界进入内地的主要门户、具备世界级基础设施、资金及信息自由流通、政局稳定、法制健全、特区政府廉洁开放、人才荟萃、采纳国际准则及最佳常规等等。
就香港交易所如何支持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他说:“最好的方法之一莫如力求达到港交所策略计划2007-2009所述目标,成为一个专注香港、内地以至亚洲其他地区的证券及衍生产品主要国际市场。”
周文耀表示,为实现这一策略计划,香港交易所不断努力进行推广,希望吸引更多企业来港上市。今年以来,港交所专家赴澳大利亚、北美、中欧、俄罗斯、中东、亚洲很多国家以及海峡两岸,开展上市推广工作,且收效明显。此外,今年年中推出香港预托证券,为发行人另辟本地上市渠道。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在香港上市的非内地及香港公司共116家,其中50家为台资企业;内地企业则占交易所总市值的55%及上市公司总数的36%,内地企业在11月的成交额更达市场总成交额的70%。
他表示,香港交易所会继续密切留意国际间交易所的并购趋势,但到目前为止,无论在收益、成本、营运或技术方面,似乎还看不出与海外交易所合作会带来多大的协同效益。
他表示,香港交易所将不断加强与内地的联系。自1993年在北京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为H股公司来港上市铺路后,香港交易所一直与香港证监会、内地证券监管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加强跨境监管事宜的合作。最近,香港交易所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签订市场实时行情合作协议,旨在提高同在上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的企业透明度。相信香港交易所日后会有更多机会进一步发展与内地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