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30年来,我国城乡建设的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支柱产业地位逐步确立。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住房建筑面积由改革之初的人均6.7平方米提高到2007年的人均26平方米以上,累计帮助1790多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改善了居住条件。2007年底,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6平方米。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至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至655个。
——小城镇发展迅速。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2007年的19249个。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980年至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由286.93亿元发展到50019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多年稳定在5.5%左右。房地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商品住房竣工面积占城镇住房供应量的比重超过72%。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5%。(记者 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