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高职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 帮助学生应对就业难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 李来房、吴晶)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与近140家企业负责人20日聚集北京,共同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应对就业难关。

    “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20日在京开幕,旨在探寻校企合作切入点,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论坛上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加强校企合作,由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帮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成春认为,经济危机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影响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愿和能力,在当前困难形势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携起手来,共渡难关。

    他说,高职院校应当帮助企业开拓企业富余人员的离训工作,同时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生产任务减少的机会,向合作良好的企业派出教师,主动与企业工程师联手,组织设备维修和产品研发,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毅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和理念跟着生产走,跟着市场和企业的需要而转变办学方向和调整专业。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显著提高,示范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2%,毕业生平均起薪为1846.5元。

    受益于校企合作的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民认为,走校企联合之路,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危机也可以化解为发展的好机会。

    此次论坛历时两天,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调委员会主办。“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于2006年启动,重点支持了100所院校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等440个专业点的建设。

    论坛期间,除在会场展示《国家示范建设院校专业建设典型案例汇编》等成果外,论坛还为各高职院校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平台,28个会议服务项目由25所高职院校自愿承担,并以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的方式完成,立体、动态地展示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

    据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8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

    上海将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研究生招生计划增加到2.73万人;招聘1800名上海高校毕业生到郊区镇校任教;“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的招募人数增加到1000人;职业见习基地扩展到约3000家;“零就业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1月8日,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六个专项计划,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半工半读、实习实训、产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增加发生的实训费用,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补贴。

    天津推广"订单式"校企合作等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

    新华社天津1月9日电(周溢祺)天津市政府、高校、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等,日前通过出台保就业法规、推广“订单式”校企合作等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1月7日,经天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天津市就业促进条例》出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安排专项资金促进就业、为自主创业提供补贴、创业者一次性申领失业保险、对招聘会进行审查等。

 
 
 相关链接
· 四川省将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 促进再就业
· 国内高校与开发区结合的大学生"准就业"方案推出
· 重庆市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积极服务农民工就业创业
· 广西:采取多重措施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保障网
· 内蒙古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促"以创业带动就业"
· 河北为困难家庭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发放失业补助金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