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齐中熙)由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担当的北京至上海D301/2次大编组卧铺动车组21日晚首发。它的开行不仅适应了京沪间旅客长途旅行的需要,彻底改变了京沪间没有卧铺动车组的历史,还为旅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选择。
大编组卧铺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在原有CRH2型动车组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列车。大编组卧铺动车组共16节车厢,软座与软卧混编,其中首尾两端的1号、16号车厢为二等软座,全列车定员630人。
卧铺动车组服务设施科学完备,最大限度体现人性化。软卧包间铺位设计更宽,下铺的靠背可以进行角度调整,更适合人体坐姿;每个铺位设有独立液晶电视、有线耳机,旅客可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收看节目,床头灯可根据旅客需要自行90度调节角度;包间内还设有呼叫按钮,呼叫显示系统分布在乘务室和车厢走廊两侧,当旅客有需求时只要轻轻一按,乘务员将迅速来到旅客身边服务;分散到每个铺位的空调出风口,旅客可以自行调节合适的温度;全列车厕所分为蹲式和坐式,全部设有紧急呼叫按钮,在坐式厕所内设有婴儿服务台。餐车设在列车中部8号车厢,环境优美,宽敞舒适,随时为旅客提供快餐服务。
据了解,D301/2次大编组卧铺动车组全程运行里程1463公里,运行时间9小时59分,中途仅停靠无锡站,比原京沪间Z1次列车节省1小时34分。
为全面提升品牌列车的服务水准,北京客运段在全段范围内选拔出5名优秀列车长担任大编组卧铺动车组的列车长,并以新老结合的方式选拔出40名优秀职工组成乘务班组。
世界首批长大编组卧车动车组今起投入运营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 齐中熙)从中国南车旗下的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世界首批长大编组卧车动车组日前顺利完成了各种试验,于12月21日在京沪、京杭间正式投入运营。
长大编组卧车动车组是为适应中国国情,满足大运量、长距离铁路客运需求,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它的研制成功是我国高速动车组领域实施自主创新和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卧车动车组和座车动车组的车体承载、连接结构和空间布置有很大不同。尽管世界高速铁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皆属中短途客运运输,所以在高速列车领域卧车动车组技术一直属于空白。
我国地域宽广,铁路线路绵长,自主研制适合国情、路情的卧车动车组就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新课题。今年以来,在铁道部统一组织领导下,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搭建起高速列车研发制造平台上,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历经8个月的科技攻关,成功攻克卧车动车组的整车轻量化、车体的承载与连接、振动与噪音、车内环境控制系统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卧车动车组。
首批16辆编组的卧车动车组时速为200-250公里,采用座卧混编的形式,由13辆卧铺车、2辆座车和1辆餐车组成。动车组采用先进的交流传动与控制技术、复合制动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与自动诊断等先进技术。为实现卧车动车组的轻量化,列车采用了模块化、集成化设计,使车内结构进一步优化。列车车体采用大型中空铝合金挤压型材,有效控制了卧车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的结构振动。列车采用全新的隔音减振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了旅客乘车的舒适性。车内首次采用的新型LED灯具照明,使列车节能环保性能更加突出。
卧车动车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特色,在人机界面、旅客服务系统等方面都实现了诸多创新。如,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进一步优化了司机室设计,使司机操纵和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清新雅致的卧铺车包间,设有集影视娱乐、呼唤服务、烟火报警等人性化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设施。列车运行途中,旅客可实现个性化影视节目选播、应急呼唤服务、火灾监测等;卧车动车组的餐车采用航空式供餐模式供餐,半成品的食品经微波炉或烤箱加热会直接送到旅客手中。为给旅客营造优雅的洽谈交流环境,餐车内还设有温馨的餐饮休闲区。
据了解,为确保卧车动车组顺利上线运营,在铁道部的组织下,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分别在北京铁科院环行线、秦沈线、胶济线对卧车动车组进行了为期两个月严格的整车性能试验和适应性试验。试验期间共进行了涵盖牵引性能、制动性能、动力学性能、弓网受流、噪声等12个大项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表明,动车组的各项技术性能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