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2月31日电(记者裴闯 刘卫国)香港、澳门各界人士31日分别举行座谈会,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
香港和统会主席陈汉才在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举行的座谈会上表示,《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年3月以来,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出现历史性转机并持续改善和发展,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他说,香港和统会多年来致力推动两岸各项交流事业,深刻感受到两岸同胞热切盼望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双赢。海峡两岸都是中华儿女,香港和统会将继续努力,为尽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和统会常务副会长兼研究室主任王修龄认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在香港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表示,现在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有利时机,香港和统会将继续为这一光荣事业贡献力量。
澳门各界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31日在澳门旅游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中央政府驻澳联络办主任白志健、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卢树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王玉仁、澳门立法会主席曹其真、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司长陈丽敏,以及澳门各界人士近200人出席座谈会。
何厚铧在发言中说,《告台湾同胞书》全面阐述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展现了内地对台政策的重大调整与转变,为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和实现双方的接触交往,创造了必要前提和有利条件。自此,“和平统一中国”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调,开展交流、实现“三通”,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企盼的目标。
何厚铧说,事实上,澳门在两岸关系中一直发挥积极而独特的平台功能,拓展台澳经贸合作,活跃两岸文化交流。在未来的日子里,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继续通力合作,努力发挥服务平台功能,积极配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推进。澳门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白志健说,30年来,在《告台湾同胞书》和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指引下,澳门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已经并将继续对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产生积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香港各界人士认为,胡锦涛重要讲话明确了今后两岸关系发展方向
新华社香港12月31日电(记者裴闯 王丽丽 朱华颖)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3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香港各界人士认为,胡锦涛的重要讲话切实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理解和善意,清晰论述了两岸关系的现状,明确了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路线和方向,对当前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势头、对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常委、香江国际集团董事长杨孙西在收看了座谈会直播后对记者表示,胡锦涛的讲话用科学发展观清晰论述了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明确了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路线和方向。
他说,当前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而和平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尽快实现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制度化,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在金融海啸的大背景下,两岸只有像同胞兄弟一样团结协作,才能合作双赢,共渡难关。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两岸可签定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这是一种双向的、充分考虑台湾现状的构想,必将达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目标。
杨孙西表示,香港曾在两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在两岸关系改善、缓和的条件下,香港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可为两岸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援服务。可以说,两岸关系越紧密,香港可发挥的作用越大,发展的空间也更为广阔。
居港台胞、评论员谭志强说,胡锦涛重要讲话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从历史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小事着手来解决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理解和切实的善意。
他说,当前,台湾经济受金融海啸的影响,民众对失业等问题十分忧虑。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的支持台商发展,以及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等,有助于两岸经济互惠互利。如果未来两岸金融合作有所突破的话,台湾经济将活络起来,有可能重新提振。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显示了大陆理解台湾在这方面的忧虑,考虑以某种形式、以对台湾适当的定位,将两岸经济合作纳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中。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副所长王家英认为,胡锦涛的重要讲话延续了大陆一贯的立场和善意,释放出正面的信息,为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定下了大的原则方向。他说,近年来,两岸关系出现和缓的趋势,应当继续推进这种和缓、善意的气氛,推动两岸关系实质性的改善。政治、经济都是两岸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两岸经济交流的同时,也要推动两岸在政治上逐步建立互信。对于未来,需要更多的耐心。
谈到在两岸关系发展中香港的地位和作用,王家英表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是中国全面崛起的一部分,香港应当在其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未来香港要考虑的不仅是在两岸之间,更是如何在中国全面崛起、实现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国际城市”的内涵是空虚的,现在定位成“中国的国际城市”,则香港的前途更加明朗,如果香港能成功发展为“中国的国际城市”,则“三通”为两岸带来的所有好处,香港都能享受到。
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成员、居港台胞凌友诗特别注意到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她说,两岸共有的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天然的精神纽带。加强经贸交流固然重要,但若要两岸融合水到渠成,还需要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维护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