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12日电(记者李菲)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12日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残联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顺利实施,我国各项残疾人工作取得新进展。
――471.5万残疾人在国家重点康复工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100多万件,各项康复工作的质量、数量和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近600万残疾人在社区接受康复服务。康复人才培养和省级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工作启动,深圳成为第一个通过审评的城市。
――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提高,6193名残疾考生被高等院校录取,67.5万名城乡残疾人得到职业教育与培训。
――全国新安排城镇残疾人就业33.1万人,农村残疾人就业人数达1604万人。141万名残疾人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近10.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得到改造。93%的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患者住院等特殊医疗康复需求普遍纳入报销范围。316.6万城乡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800多万残疾人得到社会救助。各类托养服务机构达到2220个,共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53078人。
――60%以上县级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40余万残疾人专职委员活跃在基层,为残疾人服务。
――以北京残奥会为契机,全面推进无障碍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建立盲人数字图书馆,中国残联网成为第一个信息无障碍政府门户网站。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新机制,加强信访工作,解决了一批上访难题,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扩大。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首家全国性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完成2008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向社会发布监测报告。
中国残联:将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新华社杭州1月12日电(记者李菲)全国残联工作会议12日在杭州召开。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全局,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题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王新宪指出,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纳入政府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大局,并争取作为优先和重点领域予以扶持;要有效整合利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社会资源;要加强对不同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分类指导和统筹;要着力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残疾人工作;要坚持打好基础、讲求实效,面向基层、服务残疾人。
“2009年将着力研究推动残疾人特殊教育、康复服务和托养服务新发展,加强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王新宪表示,中国残联将以第四次全国自强与助残表彰大会为契机,推动自强与助残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继续扎实推进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开发等各项业务工作,确保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全面完成。
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残联负责人和中国残联机关部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