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周英峰)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海关税收净入库9161.1亿元,比2007年多收1576.4亿元,增长20.8%,再创增收新高。
据海关统计,在2008年海关税收中,关税收入1770.0亿元,同比增长23.6%;进口环节税收入7391.1亿元,增长20.1%。二者合计完成全年海关税收计划8455亿元的108.35%。
近年来,全国海关税收连年增长。其中,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增收超千亿元,2005年海关税收在上年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增收500多亿元,2006年再次增长800多亿元,2007年则比2006年多收1480.4亿元,创下增收新高。
新闻分析:我国海关税收为何再创增收新高?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周英峰)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海关税收净入库9161.1亿元,比2007年多收1576.4亿元,增长20.8%。在2007年比2006年多收1480.4亿元创新高的基础上,我国海关税收再创增收新高。
“前三季度海关税收大幅增收,为2008年全年税收增长奠定基础。”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指出。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双重拉动下,海关主要税源商品进口大幅增长。据海关统计,1至9月我国进口货物总值同比增长29%。同时,国家加大了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使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口增长10.7%,而作为海关主要税源的一般贸易进口增长47.3%,而且在进口总值中所占比重近10年来首次超过50%,从而扩大了海关税基。
“出口关税成为去年海关税收的重要增长点”,这位负责人说,由于国家对“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去年前三季度海关征收出口关税360.2亿元,同比增长210.2%,增收244.1亿元。
同期,针对年初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CPI高企的情况,国家先后下调了大豆、猪肉、食用植物油和部分坚果的进口关税税率,积极鼓励进口,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去年前三季度,豆类、肉类、食用植物油、水果及坚果食品等进口增幅达到80%,进口税收增幅为61.5%,增加海关税收128.7亿元。
此外,去年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有色金属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大幅上涨,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据海关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指数各月均在130%以上,因能源矿产品和农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带来海关税收增收约1000亿元。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08年全国海关进一步确立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征管质量为重点、以应收尽收为目标的税收工作新导向,大力强化税收考核和税收质量建设,开展税收季度考核,堵塞征管漏洞,强化宏观指导。
全国海关还明显加大正面监管力度,强化风险管理和稽查作用,不断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整合海关管理力量,不断严密对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减免税3个涉税渠道的管理。
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全国海关查获走私案件9216起,案值78.3亿元;稽查企业9714家,移交缉私部门888起,补税入库6.7亿元;审价补税67.4亿元,同比增长56.9%;归类补税6.2亿元,增长30.6%。
“综合治税合力作用更加明显,使得税款应收尽收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位负责人说,据初步测算,扣除税率和汇率变动因素,2008年海关应税货值增长与税收增幅基本一致。
海关税收对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意义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第四季度海关税收出现回落,今年保持海关税收显著增长面临很大压力。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了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海关总署正在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比如给予3个月担保前提下的先放后税、简化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办法、保证增值税转型政策顺利实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