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陕西汉中灾区约九成倒房户可在新居欢度新春佳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1月16日电(记者陈钢)新年到来之前,陕西汉中略阳县马蹄湾乡马蹄湾村村民王进宏一家5口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三间新房,他说:“修这三间房共花费了7万元,政府部门补助了2万元,协调贷款3万元,红十字会补助1.5万元,解决了大问题。”

    王进宏所在的马蹄湾村,129户受灾重建户中的127户已乔迁新居。而在整个略阳县,9223户重建户中,95%以上的房屋已建成入住。

    与四川接壤的汉中市是陕西地震重灾区。记者最近走访了解到,在社会各界的援助和灾区群众的努力下,汉中灾后建房工作进展顺利,九成左右的倒房户将可以在新居中欢度春节。

    记者也了解到,面对大多数建房户举债的压力,灾区干部群众期盼更多援助的同时,决心通过发展产业、组织劳务输出渡过难关。

    汉中市另一个重灾县宁强,共有2.2万多户受灾群众需要重建房屋。宁强县及时安排干部采购调运建材,并下拨建房补助资金4.6亿元,协调信贷资金近3亿元,加快了受灾群众重建房屋的步伐,目前80%以上的重建户房屋已建成。时值寒冬腊月,这里许多受灾户仍在加紧建房,高寨子镇赵家田坝村村民柏秀林说:“旧房子被地震毁了,我们一家人一直借住在邻居家。国家补助了2万元,我得赶紧把房子修起来。”

    据汉中市政府统计,截至1月上旬,全市农村15.38万户的受损住房已基本维修完毕,6.29万户受灾重建户中有90%已建成、70%已入住新居,预计大约九成受灾重建户可在新居中欢欢喜喜过大年。

    汉中灾区受汶川地震波及而倒塌的住房,主要是砖土结构和土木结构房屋。在灾后重建赶抢进度的同时,当地干部群众、技术人员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房屋质量,提高抗震标准。

    在遭受重灾的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村,重建户王显勤的新房墙壁是由红砖砌成的,但地基、墙柱、屋顶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王显勤说:“以前我们这里修房子用砖砌成,楼顶用预制板,抗震性能不强。新修的房子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牢固多了。”记者在略阳、宁强灾区走访看到,受灾群众新建的住房基本都采用了这种“半砖混、半框架”的设计,有效提高了抗震性能。

    2008年下半年,汉中灾后重建房屋成本较高,许多建房户在喜迁新居的同时,开始为数万元的债务而发愁。宁强县委书记张雁毅说,部分重建户、特别是一些特困户建房债务沉重,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扶持,同时县上也在积极发动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通过加大劳务输出等方式挣钱还贷、渡过难关。

    在整村搬迁重建的宁强县燕子砭镇庙子岭村,党支部书记周文东说:“群众建房自筹资金严重不足,现在只能想办法借贷。为了还贷,村上准备过完年组织发动劳力尽量外出务工。”

 
 
 相关链接
· 陕西汉中:九成倒房户春节前可入住新房
· 陕西省汉中市:九成倒房户春节前可以入住新房
· 陕西汉中地震灾区:社会各界援助 灾区课堂温暖
· 汉中震区群众新居落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