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千方百计提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竞争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1月21日电(记者 周芙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新近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贵州返乡农民工总计约50万人,约占全省外出农民工的10%。调查表明,返乡农民工再次外出打工意向强烈,准备春节后再次外出务工的占70%以上。

    长期以来,贵州等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外出务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及体力劳动。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将继续影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些传统打工地区,进一步压缩这些地区的就业空间。返乡农民工如果劳动技能没有相应提高,就再次返回这些地区,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

    应对这次农民工被迫返乡,一方面要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让返乡农民工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为下一次产业升级积蓄能量。

    事实上,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也是广大返乡农民工的普遍愿望。贵州省社科院的调查显示,在贵州返乡农民工中,返乡后接受就业培训的人数不到5%,但近73%的返乡农民工希望得到技术培训。

    面对大多数有意再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迫切愿望,面对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渴求,各地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再次就业的竞争力。

    提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竞争力,需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完善培训工作机制。比如通过整合省农办、省农业厅及劳动保障厅等相关部门资金,以县级职教中心作为培训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基地,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通中学及其他培训机构的作用,制订统一培训指标和培训标准,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

    提升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竞争力,需加大培训的针对性。要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培训意愿,结合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用工需求,调整培训内容,以技能培训为中心,在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养殖业、建筑业、采煤、餐饮业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提升农民工再就业竞争力,需从长计议。必须针对返乡农民工中青年较多,而且在外打工的经历也使其深知文化程度低的不利影响,开设专业和课程,在自愿基础上开展学历教育。

 
 
 相关链接
· 新华时评:维护人民币 决不允许假币玷污国家名片
· 新华时评:用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取信于民
· 新华时评:教育改革要从基层创造中汲取灵感力量
· 新华时评:整治网络低俗之风要出重拳 建长效机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