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孙玉波)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1978年至2007年,中国城镇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至655个。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78年至2007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由81.60%提高至93.83%,燃气普及率由14.40%提高至87.45%,污水处理率达到62.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1.89%。大城市和城镇群竞争力逐步提高。
小城镇发展迅速,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小城镇多以工矿业为主,现在已发展为多种产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制镇数量从1978年的2176个增加到2007年的19249个。
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利用靠近大城市的优势,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不仅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而且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增强了实力。中西部地区小城镇,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旅游业、农牧业、自然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兴业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