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从大到强”——评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建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从大到强”的跨越
——评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建成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杨骏)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在中国人面前不再遥不可及。中国南极首个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宣告建成。有关专家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已跻身世界南极科学研究的第一梯队,也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给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贺电中指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我国的南极考察事业起步较晚,但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南极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的南极科考事业进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5年2月,我国在南极的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南端建立了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1989年2月,我国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而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则是以昆仑站的建成为标志的。

    今年1月27日,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内陆队在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87米处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冰穹A也称南极最高点,和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中国南极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的建立将成为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

    在南极内陆冰盖建立科学考察站,还体现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研究的实力。目前,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考站,多数站建在南极边缘地区;除中国外,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这6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内陆科考站。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认为,昆仑站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实现了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从大到强”的跨越。

    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目前建成的是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科考站建成后,中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从而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相关链接
·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将矗立南极之巅
· 我国将建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海洋局公开征集站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