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日前从国家测绘局了解到,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简称“西部测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
多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约200万平方公里国土一直没有1:5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被称为“无图空白区”。地图上的“空白区域”严重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脚步。
西部测图工程于2006年全面展开,3年来,我国测绘科技工作者行程超过700万公里,顺利完成了全区域的调研踏勘,140万平方公里近4000幅1:5万地形图像控点测量和影像调绘以及1230幅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地表覆盖数据、制图数据和建库数据的制作。同时还建设了2个GPS连续运行站和22个临时连续运行站,获取了872万平方公里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与西部六省就应急救援指挥、突发事件处置、资源环境监测等方面开展了6个公共平台建设。
据介绍,西部测图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测绘技术。3年来,工程采用现代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技术,针对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横断山脉、阿尔泰山地、喀喇昆仑山5个作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分区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首次发展了稀少或无控制的大范围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自主定位与区域网平差技术,解决了外业控制难题;首次构建了大范围卫星影像测图技术系统,实现了西部区域大范围卫星影像测图;首次研制机载多波段多极化干涉SAR测图系统,并首次实现基于雷达影像测图;此外,自主研制了地学知识辅助的内外业一体化判读与自动化解译技术,实现了内外业一体化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