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吃七宝羹祈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1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1月31日电(记者 周润健)2月1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民俗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隋代卢思道诗《人日思归》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题中所谓“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为“人胜节”“人庆节”“人生节”及“七元”“人气”等。

    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在我国时兴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朝人东方朔在《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按照道家解释,“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据此,人们就将正月初七这天称为“人日”。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同今天女孩子们头上的发夹差不多。大多是用五彩的丝绸,也有用金箔刻成的,剪成小人的形状,戴在头上,不仅以此纪念人的诞生,还有“欲为人上之人”的寓意。在这一天,诗人们则要登高踏青,吟诗作对。

    人们习惯在初七这天吃七宝羹来祈福,盼望一年的好兆头。而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相关链接
· 民俗专家:初五称“破五”意为“送年”
· 逛庙会 赏民俗
· 中原民俗文化闹新春
· 港澳台同胞在北京孔庙参加民俗活动共庆新春佳节
· 春节民俗文化:燃放爆竹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
· 河北民俗博物馆展演古老民间手艺迎新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