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飞机人工增雨目击记:在四千米高空播撒甘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安徽蚌埠2月8日电(记者 马姝瑞、李健)空旷的机场上空轰鸣声从天边越传越近,很快地,一架国产运-7型运输机穿云而出,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2月8日,对正在经受“旱魔”考验的安徽来说,蚌埠机场上反复起落的这架飞机意义非凡,它所搭载的重要“乘客”是一枚枚人工增雨催化剂,它所执行的任务是直上四千米高空播撒甘霖。

    农业大省安徽从去年10月开始遭遇了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22个市县达到干旱极端气候事件标准,对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构成严重威胁。

    “用飞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覆盖面积大,只要云层的厚度和含水量等条件许可,可以反复起飞,让所有旱区受益。”正在蚌埠机场现场指挥的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刘月成介绍说,“飞机上装载的每一枚催化剂焰条可以播撒25分钟,在不同的风力和扩散条件下,播撒后有30分钟到6个小时的反应时间,而一架次的一般飞行时间在一个多小时,可播撒四五个焰条,对缓解旱情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飞机降落后短暂的补给时间里,记者看到,执行飞机人工增雨任务的是一架国产运-7型运输机,狭长的机舱内面积约有30平方米。机组人员介绍说,人工增雨作业任务对飞机的飞行高度、距离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型飞机无法做到。

    “一般的飞行都是尽量避开云层和强颠簸区,但执行人工增雨作业的飞机却偏要钻进云层里面去。在云层中,能见度差,只能靠仪表,特别是在云中飞行容易遇到雷电和强对流,危险系数不小。今年,由于干旱来得早,气温低,飞行中还容易造成机身结冰,不利于飞行安全。”一直随机飞行的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业务科长吴汪毅告诉记者。

    为此,空军司令部特别选派了优秀的空军指战员驰援安徽,执行此次人工增雨作业飞行任务的5名机组人员经验都非常丰富,其中飞行年龄最长的已有32年,最短的也有15年,保证能够圆满高效地完成任务。

    据统计,从2月7日下午至8日17时,安徽省已经在皖北地区实施了四架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00多次高炮火箭作业,作业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旱区普降3毫米以上的喜雨,最大降雨达9.1毫米。

    气象专家表示,13日前后安徽还将有一次降水过程,只要天气条件允许,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还会继续,为旱区带去更多“喜雨”。

 
 
 相关链接
· 陕西部分地区有望再降小雨 人工增雨将择机实施
· 安徽:飞机人工增雨首战告捷 皖北旱区普降小雨
· 气象局:绵绵细雨滋润旱区|抓住有利时机人工增雨
· 河南甘肃宁夏等旱区抓住有利时机大范围人工增雨
· 广西实施飞机人工增雨解旱情 15万平方公里受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