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2月9日电(记者 刘景洋)冰雪和青春,一个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个是人生中的美丽时光。几天后的中国冰城哈尔滨,将迎来全世界天人至美的绚烂结合。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无疑将是一场冰雪与青春的盛大聚会。而现在,生活在这座具有独特气质城市里的人们,正为欢迎远方而来的客人做着细之又细的最后准备。
让交通服务成为城市风景线
“冷了吧?孩子,你要去哪?”出租车司机的这样一句问候让在寒夜中回到哈尔滨的记者感觉到一股暖意。
这位哈尔滨的出租车司机名叫李春杰。进入冬季以来,他每天都要面对来自中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乘客。无论是哪里的乘客,老李的服务都热情细致,上下车的问候、途中的即兴讲解、还有对特殊群体的照顾等。临下车时,老李还递上他的名片,上面写着“共产党员出租车竭诚为您服务”。
不仅是李春杰,他的同行们也一样做好了迎接世界各地客人的准备。大冬会期间,全市上下数万名交通系统工作人员将提供可靠的交通保障和优质的交通服务。有关部门将在比赛场馆、参赛人员驻地等地区选派1000名星级驾驶员统一着装为中外宾客服务;搞好车辆调度,满足机场、火车站、旅游景点、各大宾馆及主要商业区的宾客乘车需求;确保不少于5000辆出租车错开交通高峰时段交接班等。
哈尔滨市交通局局长贾剑涛说,我们要把出租车行业作为冰城哈尔滨的第一窗口,将公交行业打造成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让公路客运行业为旅客出行提供温馨服务。
取经北京奥运 确保环境和空气质量安全
地处北纬约45°地带的哈尔滨四季分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冬季取暖主要靠城市集中供暖。但取暖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尘对哈尔滨冬季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哈尔滨市环保部门借鉴北京、天津、沈阳等城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保障空气质量的做法,协调交通、供热等部门和大型工业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措施,确保这一世界性冬季体育赛会期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安全。
哈尔滨制药总厂等重点工业企业,在大冬会期间将调整检修时间、压缩燃煤量、强化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以确保在排放达标的基础上,再减少30%的烟尘排放总量。
供暖企业已经对除尘措施进行改造,通过实施“气象供热”的科学措施、洁净煤技术以及减少锅炉启动次数,在保证供热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
交通部门则通过新增“绿色公交”车辆以及监管原有公交车辆污染达标排放,保障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流经该城市的中国第三大河流松花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最近的监测数据表明,江水水质稳中趋好。
让东北人的热情更国际化
东北人热情、豪爽、脾气直,在温婉的南方人看来甚至有点“野蛮”。来哈尔滨旅游的江苏游客杨兰几个月前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服务员嗓门很大,还直接管客人叫哥。”杨兰觉得不可思议。朋友告诉她,这家店生意很火暴,就餐高峰时服务员往往难以应付,每到这时,像他们这样经常来的客人就会自己动手“自助”。直呼客人为哥哥、姐姐也是一种亲切的说法,希望她不要介意。
春节期间,当杨兰再次来到哈尔滨去这家餐厅用餐的时候,却感觉到了细节上的变化。餐厅被装修一新,服务人员换上了统一服装,点菜、下单、上菜、称呼、问候都十分规范。“明显能感觉到是经过了培训,这样才更国际化嘛,虽然少了些热情的东北味儿,但国际赛事期间,总不能哪里的客人来用餐都称兄道弟。”杨兰笑道。
感受到变化的人不仅仅是杨兰自己,临近大冬会的哈尔滨,灯亮起来了,雪“热”起来了,全民迎大冬的人情味浓起来了。
就连80岁的老人李坤才也成为了一名“银发志愿者”,他们的夕阳红老年服务队,在社区里维护治安,到松花江畔捡拾白色垃圾,用实际行动宣传着绿色大冬的理念。
第24届大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赵勤义说,大冬会筹备的每一个细节背后,都充满着全体市民的默默奉献、支持和理解。他相信,这个冬天,哈尔滨展现给世界的将会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