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央巨额维修经费帮布达拉宫度过地震“险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2月12日电(记者魏武、胡星)“如果没有中央拨款支持布达拉宫的维修工作,恐怕今天我们不一定能看到现在的布达拉宫了。”面对正在此间采访的中外记者团,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中央拨付的专门用于维修布达拉宫的巨额款项,确保了在地基中起关键作用的“地垄”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10日至1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和外交部联合组织的由11家中外媒体构成的记者团正在西藏进行为期4天的采访。11日,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令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流连忘返。

    “这些地垄有的老化、有的渗水,如果地震之时还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布达拉宫基本上就没有了。”在谈到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6.6级地震对布达拉宫的影响时,有着50年工龄的强巴格桑这样向中外记者表示。

    他介绍说,目前布达拉宫正在进行第二期维修,于2002年6月26日开始,拟于2009年结束,中央为此专项拨款2.4亿元。此前,中央专门拨款5300万元支持于1989年至1994年进行的布达拉宫第一期维修。

    据介绍,这些呈井状的地垄位于布达拉宫的地基深处,承担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可以说,布达拉宫维修工作的根本在于把地垄维修好。”今年67岁的强巴格桑说。

    但是,这些地垄虽有门窗,但绝大部分呈现封闭状态、难以发现。由于布达拉宫图纸早已丢失,发现地垄的工作只能靠先大致分辨方位后打洞确认的方法进行,难度和成本都非常大。“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这项工作根本开展不了。”强巴格桑说。

    让强巴格桑感到欣慰的是,地垄的发现工作近年有了很大进展,“原先只发现了67个地垄,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是491个了。其中最大的长17米、底径87公分。但大部分都已朽烂,起不到支撑作用了。”

    他说,为确保维修效果,人们在布达拉宫的维修过程中引入了高科技,“比如,我们在布达拉宫的地垄里置入了精密仪器,将来一旦地垄里出现问题,我们马上就能知道。”

    地垄的维修和加固使布达拉宫的基础更加牢固,抗震性能极大提高。“如果当时这一基础性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维修,布达拉宫的损失简直难以想像。”强巴格桑说。

    对布达拉宫,强巴格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1989年10月12日来这里报到算起,他已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0年。“看到中央政府拨了这么多钱用于维修布达拉宫,而自己又亲自策划和参与了维修工作,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强巴格桑说,目前,除一处金顶外,布达拉宫的其余金顶已维修更换完毕。

 
 
 相关链接
· 西藏布达拉宫旅游团队参观门票实行归口管理
· 西藏布达拉宫实行淡季门票价格
· 布达拉宫珍宝馆有望年内对外开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