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2月14日电(记者 徐冰)我国首个物理海洋学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13日在位于青岛市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启动。
有关专家介绍,“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项目拟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诊断分析、关键海域的强化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解析研究,阐明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三维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变异机理;建立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三维动力学理论框架,深刻揭示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对暖池低频变异的关键调控过程和机理,为改进暖池低频变异的模拟和预测,提高全球尺度气候振荡和东亚季风预报能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据了解,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与近两年在西太平洋立项的“973项目”一起,有力地支持了我国提出的NPOCE(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试验)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初步确立了我国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调查研究方面的优势地位,将不断提升我国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研究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科院海洋所介绍,这个重大项目的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胡敦欣院士,这一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物理海洋学领域的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并且是第一个有关大洋研究的国家重大基金项目。这一项目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与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大学共5个单位联合申请,项目总经费为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