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19日电(记者 连振祥)记者从19日甘肃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通过启动集中供水工程、拉运送水等措施,甘肃省已有效解决了35万人的临时性饮水困难,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基本稳定。
去年入冬以来,甘肃河东地区降水偏少,一些地方已经连续90多天无有效降水,旱情严重,41万多人出现饮水困难。面对旱情,甘肃把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作为当前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人饮工作。
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宝君介绍,为准确掌握群众缺水状况,甘肃推行了人饮困难“日报制”,采取向下延伸两级的调查管理方法,实行“省管乡、市管村、县管户”的动态管理,掌握人饮困难信息,确保不遗漏缺水群众。
魏宝君介绍,甘肃省筹措下达抗旱专项资金3076万元,购置拉水机具,对1420多处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设施进行全面维修,保证工程正常运行。各级水利部门组织抗旱服务队为特困户、五保户、缺劳力、缺机具的群众拉运送水,最大程度地解决饮水困难。据统计,抗旱服务队和旱区群众共出动拉水车辆2万辆(次),拉水3万-4万吨,通过拉水救济和自救,临时解决了35万人的饮水问题。
据2月18日统计,甘肃省受旱面积达2310万亩,因旱导致41.5万人、49.67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