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徐京跃)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以来,122个中央和国家机关、10个中管金融机构按照中央部署,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各自实际,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着手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
参加活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各单位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立足于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直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公安部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主持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认真做到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明确,向党员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外办、科技部、铁道部、水利部、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对查找出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全面分析和梳理归类,作为整改落实方案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和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改落实方案的重要内容。中央党校利用寒假,下大功夫抓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深化学习不间断、解决问题不松动、教职工期盼有回应、集中整改见实效,在研究制定校委会整改落实方案的同时,还准备形成10个专题整改方案。中宣部把整改落实阶段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显特色的关键阶段,对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认真部署,明确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并要求始终注意抓好学习,认真开展“回头看”,统筹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其他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吸收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报告成果,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做到“三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始终坚持各环节有计划、有要求,并将任务分解至部门、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始终坚持边学边改。中国科协按照“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务求实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整改落实原则,确定整改落实项目8个、整改落实任务30项、具体措施174条,并明确了整改落实的时限要求。
参加活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机构结合实际,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各单位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中央方针政策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国资委、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宏观经济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制定和实施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中管金融机构按照《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注意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金融领域潜在的风险,研究对策、趋利避害,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交通运输部从“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让人民群众满意”高度出发,全力保障春运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安全、便利、优质的运输服务。截至2月4日,道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13亿人次,水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2133.9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5.8%、6%。教育部坚持边学边改,突出实践特色,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地震灾区学校灾后恢复重建方面,加大灾区教育扶持力度;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教育投入;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全力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加活动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机构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全国人大机关、全国政协机关、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单位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文化部等单位从活动一开始就着手对现行的各类政策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切实做好废、改、立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卫生部、国家安监总局等单位对近期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公共突发事件,深刻反思,总结教训,着力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单位结合机构改革和落实“三定”方案,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努力形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形成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形成面向基层、服务人民的新体制新机制,努力形成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中央政法委机关积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形成打黑除恶、流动人口管理、青少年教育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机制;完善司法解释、法律法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涉法涉诉长效工作机制等。中央统战部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建立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党外人士建言献策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党外人士培养选拔使用机制、信息处理机制、调查研究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督查落实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努力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包括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中国特色退役军官安置制度,开创引智工作新局面。

各省区市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
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徐京跃)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从1月中旬整体进入整改落实阶段。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各地实际,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起步扎实,进展顺利。
各省区市遵照中央精神,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参加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各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主持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切实做到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明确,向党员和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北京市委专门召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明确要求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切实制定好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重庆市制定了统一的整改落实工作安排表,涵盖了“整改事项、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完成时限、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7项具体内容,并明确整改落实方案要经过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审定。福建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立足于更好地履行职责、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特别是明确整改落实责任,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工作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逐项明确责任领导、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一些省区市把整改落实方案制成条款式和列表式,以便对照检查,使整改落实的思路和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吉林、湖北、西藏等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将整改落实方案的制定与谋划2009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结合起来。内蒙古、青海、海南等省区市通过报刊、网络、座谈会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整改落实方案,作出公开承诺。黑龙江省从征求到的19644条意见中,梳理集中了影响发展、关系民生、能力作风等六大类26个问题,确定了十大民生工程等发展举措,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公布了第一批整改落实项目及措施。 >>>>详细
认真搞好整改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列评论之十六
搞好整改落实,是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实践特色的集中体现,是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也是活动赢得群众满意的必然要求。目前,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全部进入整改落实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活动最出成果、最见实效、最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关注的阶段。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前,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最大实践,全力以赴搞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以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要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是解决问题、完善制度的“路线图”,制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整改落实的方向、力度和效果。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立足于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责、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研究制定一个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整改落实项目,对征求意见和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类梳理,分门别类提出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明确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长期安排;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需要整改落实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所列整改落实具体事项,逐项明确责任领导和承办部门,把任务分解细化,把责任落实到人,并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