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26日电(记者 周国洪)外向型经济占突出地位的江苏省以积极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省经济在危机与挑战中全面加快调整升级步伐。
江苏省地处沿海,外向型经济占突出地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较高。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江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出口急剧下滑,工业经济增速大幅回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结构调整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工作的主线,远近结合调结构,抢抓机遇促转型。
为遏制迫在眉睫的经济下滑势头,江苏省积极结合本省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决策。江苏制订出台十项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先后组织开展“百企千亿”银企对接活动、“百项工程、千亿投资”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活动,集中开工了一批事关江苏今后发展的铁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高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产业项目。全省累计安排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规模达3000亿元,预计可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
去年岁末,江苏启动扩大内需“经济总动员”50余天后,全省经济开始闪亮积极信号:工业增速下滑势头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回暖、进出口降幅减小、贷款投放显著加快。2008年突遇经济寒流的江苏经济仍实现了同比增长12.5%的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列全国第二位。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谋划2009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落实“保增长”全年第一要务,仍然要继续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大力支持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保增长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以推进自主创新为主攻方向,把保增长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把保增长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
在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的情况下,江苏今年将安排全社会投资17660亿元,同比增长17%。以铁路、港口、机场和能源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年重大基础设施计划投资2000亿元。以支持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加快推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民生工程。
置身于危机与挑战中的江苏经济,目前正在全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困境突围中找到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江苏省今年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认真落实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制订工业优化升级实施意见,制订和实施江苏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钢铁、造船、汽车、轻工、有色金属、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1个产业振兴规划纲要。
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市场集群等六大生产服务业,重点抓好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和人才建设。
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抓好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深化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使江苏的发展加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