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工业化蓝皮书:船舶制造位于我国行业现代化榜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工业化蓝皮书认为:我国将于21世纪40年代前后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 王茜)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了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蓝皮书预计,我国将于21世纪40年代前后基本实现工业现代化。

    蓝皮书介绍,2000年前后,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28.72,综合考虑基本指标、辅助指标及汇率、购买力、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最终根据经验修正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指数范围在21~31之间。这表明,虽然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与工业现代化国家还相差很远,但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已经起步,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2004年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为36.7,这意味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已经超过了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1/3,或者可以认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超过了1/3的历程。

    比较2000年和2004年的工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蓝皮书认为,在21世纪40年代前后,我国将实现工业现代化。

工业化蓝皮书:船舶制造位于我国行业现代化榜首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 王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日在京发布了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蓝皮书表示,我国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是船舶制造工业。

    蓝皮书介绍,我国工业行业之间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在重点研究的15个行业中,处于前3位的行业是船舶制造、钢铁、石油工业。这3个行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50%以上,完成了现代化进程一半的路程。其中船舶制造工业居第一位。

    电力工业、计算机制造业和纺织工业这3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较高,超过了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50%。

    化学工业现代化水平也高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医药、通信设备、汽车、食品、造纸这5个行业与我国工业整体现代化水平大体相当。

    排在最后3位的是水泥工业、煤炭开采业和机床工具业这3个行业,其现代化水平最低,不仅低于我国整体工业现代化水平,甚至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30%,未完成现代化进程的1/3的路程。

工业化蓝皮书: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任务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 王茜)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任务。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2009年工业化蓝皮书表示。

    蓝皮书在对15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行业分析后表示,目前,工业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研发投入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工业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众多工业行业在研发投入方面仅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左右。

    蓝皮书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仅引进国外技术的成本日益提高,而且也越来越难以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在未来的工业化进程中,现有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的发展空间日趋狭小,要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供给模式。但是,根据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学习能力,要顺利地实现技术供给模式的转换还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障碍。

    因此,如何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结合起来,更多地以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已经成为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链接
· 三峡现代化通航模式为航运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 浙江省力争用四年左右基本建成现代化轨道交通网
· 2015年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将建成现代化大油气田
· 天津"十一五"拟投资6000多亿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