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3月4日电(记者熊润频)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2月下旬以来的低温冷冻和雨雪灾害目前已造成安徽全省142.5万人受灾。
2月中旬以来,安徽省沿江江南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降雨量为历年同期的3倍,2月24日,宣城、黄山、芜湖市局部发生暴雨洪涝、冰雹、山体滑坡等灾害;2月25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皖西山区气温陡降,引发大范围冻雨天气,致使安庆、六安市遭受严重冰冻灾害,其中,潜山、岳西、霍山、金寨、桐城、太湖等6个县市的山区乡镇受灾严重。

3月3日,一辆汽车经过安徽霍山县佛子岭镇的一条道路,路旁的毛竹被冻雨和雪压弯。安徽大别山区岳西、霍山等县近日发生罕见的持续冰冻灾害,农作物受灾惨重,大量生活生产基础设施被毁。霍山、岳西等地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抗灾救灾。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据安徽省民政厅统计,截至3月3日,全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人口142.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39万公顷,成灾3.71万公顷;倒塌房屋691间,损坏房屋4107间。冰冻灾害造成山区部分乡镇供电、通讯、交通中断或受到影响。潜山县有5个乡镇104个配电台区约1.2万户居民供电中断;霍山县2.5万户停电,1.7万户电信用户受影响;岳西县2万多户停电。受灾地区海拔400米以上的县乡村道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积雪结冰。
灾情发生后,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建立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组织人员对受灾群众,特别是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重残家庭等进行认真排查;对倒房户、危房户依据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安置;同时,调集相关部门、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及时抢险排险、修复故障。目前,灾区群众生活基本稳定,供电抢修正在紧张进行,电视信号已基本接通,固定电话交换点和移动电话通信基站已恢复正常运转。

3月3日,安徽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村民方金兰在展示被冻死的茶叶。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针对近期安徽省沿江江南地区仍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局部地区灾害有可能叠加蔓延,灾害形势较为严峻,安徽省民政厅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灾害预警,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加强查灾、核灾工作,加强与相关系统、部门灾情统计的衔接,畅通灾害信息。
据悉,目前,安徽省春荒救灾款分配方案已经统筹考虑了新灾因素,正在按程序办理中,力争尽快发放,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
安徽连阴雨持续17天 部分地区出现雨涝
新华社合肥3月4日电(记者 马姝瑞)前期刚刚遭遇历史罕见秋冬连旱的安徽又出现了历史第三位的连阴雨。气象旱涝指数监测显示,受连阴雨天气影响,近一个月以来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雨涝,特别是沿江江南大部还遭受中到重等雨涝。
据安徽省气象部门通报,自2月15日起,该省出现了连阴雨天气。截至3月3日,连阴雨持续日数达17天,阴雨日数仅次于1990年和1964年同期,为历史同期第3位。其中,休宁县日最大降水量达95.5毫米,突破安徽2月份日降水量历史极值。
气象专家表示,总体来看,今年2月安徽沿江江南出现的连阴雨呈现持续时间长、雨量大、降水集中、平均温度较高等气候特征。与常年同期相比,省内除淮北东北部偏少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合肥以南偏多1倍,淮河以南有48个市县降水排在历史同期多雨年的前5位,其中沿江江南有11个市县降水之多创历史同期新高。
此外,从连阴雨期间的平均气温看,今年沿江江南连阴雨期间平均气温为6.1℃,为1961年以来同期任何一次典型连阴雨期间的平均气温最高值。
据安徽省气象部门的最新预报,受低槽东移影响,3月4日至5日该省还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淮河以南部分地区雨量中等,但南部山区持续降水将加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预计6-9日,江北将转为多云天气,江南以阴天为主。
自去年10月下旬开始,安徽沿淮淮北地区降雨严重偏少,12月份旱情显露并逐渐加重波及淮北地区,今年1月中旬又扩展到了合肥以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秋冬连旱。2月15日起,全省降水开始增多,沿江江南地区出现连阴雨,2月18日气象部门宣布解除旱情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