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1日电(记者 贺占军)3月上旬,新疆天山第一条越岭铁路隧道——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新疆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北天山隧道开始铺轨。这标志着我国西北角向西开放的第二条国际铁路通道进入全面铺轨阶段。
据担负施工任务的中国中铁一局二公司有关负责人11日向记者透露,3月8日,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北天山隧道正洞主体彻底完工,铺轨工作准备就绪。随后,在这里已经奋战了4年多的中铁一局的将士们,开始了期盼已久的铺轨行动。
此前,这条铁路已经从始发地精河县铺轨至北天山隧道口。北天山隧道是精伊霍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13.6千米,穿越北天山主岭,是天山第一条越岭隧道,也是新疆最长的隧道,居全国第五。
2004年11月,担负施工建设任务的中国中铁一局二公司全体参建员工,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在施工中先后遭遇两条大的地质断层、2次大的突泥、12次大的涌水,仅北天山隧道进口端排出的涌水量,就超过了13个西湖的容水量,被专家称为“隧道地质博物馆”。隧道于2008年12月28日打通。
北天山隧道的贯通,扫清了精伊霍铁路建设的最后障碍。目前,铺轨按期进入北天山隧道,随后将经伊犁直奔霍尔果斯,并有望于今年年底建成。
精伊霍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新疆首条电气化铁路,起于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铁路的精河站,穿过北天山主岭,经伊犁到达终点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85千米,是连接中亚地区又一条交通大动脉,对新疆经济发展、能源运输、国防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