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3月12日电(记者 邹兰)因为及时获得了1400万元的担保贷款,位于天津高新区的清华德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可以增长30%以上。包括政策资金支持在内,目前,天津系列联动政策对保增长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晓雁说,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关键靠政策。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今年1月25日,天津出台了《关于当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30条措施出台后,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将内容进一步细化为97项,并分别明确了责任部门。在这些措施引导下,天津市各区县、部门又结合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出台了82个政策文件,迅速形成了全市各层面政策联动的局面,为保增长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他介绍,天津市各地区、部门筹集人力、物力、财力,为政策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天津共集中市级财政资金10.7亿元,区县和新三区财政资金26.7亿元,建立和充实各级中小企业担保资金、专项扶持资金。为了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天津市政府、滨海新区以及有关集团公司还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共达成贷款授信协议8520亿元,累计落实投放额1163亿多元。
为了帮助企业用好用活政策,天津还开展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活动,组织4300多名干部下基层,把国家和天津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送到企业,解决政策落实不对称问题。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天津各项政策对保增长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
根据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管理办法,天津滨海新区对空客A320总装线、天碱搬迁改造、北疆电厂、滨海服务外包产业园等104个项目给予总额达到1.73亿元的贷款贴息支持,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天津开发区泰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利用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为11家企业提供了8330万元的担保。通过该中心的担保,百利得汽车零部件公司获得了银行500万元贷款,保住了首个出口订单,安置就业人员100人。
天津市工商局制定政策放宽准入门槛后,2月份天津民营企业比1月净增加524户,个体工商户净增加37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