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教育部: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教育部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高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应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

    这是我国教育部门首次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通知指出,高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通知要求,高校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惩处行为的权威性、科学性。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

    通知指出,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通知强调,高校在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要查清事实,掌握证据,明辨是非,规范程序,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对举报人要提供必要的保护;对被调查人要维护其人格尊严和正当合法权益;对举报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并予以保护。

    通知还要求高校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教育部:严肃查处高等学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

    3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必须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切实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新华时评:对学术造假行为要坚决实行“零容忍”

    新华社杭州3月17日电(记者柴骥程 余靖静) 浙江大学日前宣布了对“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相关责任人的最新处理结果:对贺海波的处分由解聘追加为开除;撤销中药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职务,行政记大过,并撤销聘用合同;不再续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为药学院院长。

    在教育部近日组织召开的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就“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及处理结果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要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

 
 
 相关链接
· 教育部介绍"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情况
· 教育部部属高校启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教育部发布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 甘肃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西北师范大学协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