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公车消费中的“灰色腐败”不能不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银川3月20日电(记者 罗博 胡锦武) 公车消费中的浪费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诟病。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除了超标准购车、公车私用等常见问题外,公车消费中还存在着一种“灰色腐败”现象,不容忽视。

    在银川市、南昌市,记者发现一些汽车维修4S店俨然成了消费奢侈品大卖场,从皮带、香水到箱包、皮鞋种类繁多,而且几乎都比百货商场甚至专卖店高出不少。业内人士透露,到4S店购买这些东西的,基本上都是公车驾驶人员,因为4S店卖这些东西,都能给开“维修发票”。

    其实,对借维修保养汽车之机花公款购买奢侈消费品问题,不用业内人士自我揭短,大家也不难瞧出玄机。不是花公家的钱,谁会跑到4S店去买比商场贵得多的生活用品呢?

    近年来,公车消费中的腐败问题虽然已成“过街老鼠”,但人们的关注点基本在公车私用、配备超标准等问题上,公车采购、修理、维护等同样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尚未引起充分注意。事实上,目前公车维修发票鱼龙混杂,因为花的是公款,消费内容含糊、手续不全的修理发票照样报销。4S店的公车违法消费现象,不过是公车消费多个环节腐败的一个而已。

    庞大的公车规模和违法违纪使用,挤占了宝贵的公共财政资源,加大了行政成本。虽然有关部门屡下文件强调控制公车消费,但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群众意见越来越大。

    财政部日前就压缩2009年机关单位“三项经费预算支出”提出,“各级党政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降低15%”,引起了媒体及公众的普遍关注。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背景下,从严控制行政单位支出,群众必然欢迎,尤其是对群众长期不满的公车消费等行政支出环节,利用应对危机的机会哪怕解决部分问题,都是顺民意、安民心的必要举措。

    要实现降低机关车辆购置及运行支出这个目标,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包括排查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像借维修车辆之机乱花公款这种“灰色腐败”不能不管。

 
 
 相关链接
· 沪小牌号公车全用于公务接待 领导干部不搞特殊
· 湖北通报三起领导干部私驾私用公车造成事故案件
· 昆明"7·21"公车案及萨尔瓦多咖啡屋爆炸案告破
· 北京市交通委:不会发生封存公车又增加公车情况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