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伯尔尼3月27日电(记者 杨京德)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团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所长郑堆27日在伯尔尼举行的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希望瑞士媒体“把真实的西藏告诉受众”,国外有人把西藏“神秘化”,但西藏“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
在回答瑞士《时报》记者关于达赖称西藏是“地狱”的问题时,郑堆指出,在西藏文化中,地狱的概念非常恐怖,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任何地方的冲突和灾难,如果把西藏比作“地狱”,那这个“地狱”也太幸福了!
郑堆说,西藏没有在世外桃源,也是在地球村里,同样在发展道路上面临问题和挑战,发展起点低,面临分裂干扰。但是西藏在生态环境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也有强项,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他强调,藏族群众是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建设者、积极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新成果的享受者。
瑞士“24电台”记者问到藏文化前途时,郑堆说,西藏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宗教、文化、建筑各领域特点都能突出藏文化。对寺庙宫殿、大藏经、民间文学等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中央有特别政策,做了很多工作,很大投入。他认为,在国家支持下,经过藏族学者保护、研究、弘扬,未来藏文化前景会越来越好。
对于瑞士《每日导报》记者问到达赖所说的“自治”等问题,郑堆指出,达赖多次表示“放弃西藏‘独立’”,但他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达赖不但不接受彻底放弃“独立”、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在西藏实行的社会制度,反而提出与此相违背的“大藏区”等主张。郑堆说,50年建设发展证明西藏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经济所副所长旦增伦珠就这一问题简要介绍了西藏50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并反问“为什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自治,而达赖所谓的‘自治’就是‘自治’呢?”
座谈会上,旦增伦珠用拉萨3次抽样调查结果,对西藏外来人口流动、民族通婚等随经济、旅游业发展而出现的变化作了分析,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达瓦才仁在回答记者关于活佛转世问题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国藏学》总编辑马丽华列举了藏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现代生活新追求的具体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