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大兴安岭地区居民取暖已全面实行“以煤代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3月28日电(记者刘景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从2006年开始推行居民取暖“以煤代木”,现已在全区推广。据统计,这使得该地区每年减少木材非经营性消耗约99.6万立方米。

    大兴安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有林地面积65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7%,是东北、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也是黑龙江、嫩江两大河流的发源地。

    自开发建设以来,大兴安岭居民取暖方式一直以烧木材为主,每年烧掉的木材高达上百万立方米。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从2006年底起,大兴安岭开始尝试实施“以煤代木”工程。

    记者近日在大兴安岭松岭林业局绿水林场“以煤代木”引火柴站看到,居民家的“柈子”(大块劈柴)已经被收上来统一保管,工作人员把每家每户的“柈子”分堆存放,做了标记,并建立了档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民家里只留下少量的引火柴,冬季主要靠烧煤取暖。“柈子”用完后,只要给他们打一个电话,工作人员就会用车免费再送去一些。

    “一开始没人愿意接受,山上有的是木头,哪有冬季取暖自己花钱的?对此,林业局挨家挨户做工作,还给了购煤补贴,居民买煤只花一半的钱,慢慢地大家也就理解了。”松岭林业局职工吕东凤说。

    “以煤代木”在当地推行以来,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多方筹措资金1.6亿元,对居民实行分级、分类补贴,并清理超储“柈子”26万多立方米。他们按标准建立煤炭、引火柴、液化气供应站(点)213个,并研制了煤转气炉、型柴等节能环保炉具及多种代木产品。

 
 
 相关链接
· 中央投资2亿元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棚户区改造
· 大兴安岭:初秋降瑞雪 群山添秀色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根河市居民区大火 一人遇难
· 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火灾 共有3火场
· 贾治邦在黑龙江大兴安岭调研:夺取春防全面胜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