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福州计划投资40亿元修复三坊七巷 保护城市古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青砖玉础、粉墙黛瓦、雕花木窗……在福州城区中心,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保护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就是有着“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福州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程。

    走进正在修复的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古街区,千年的古城之风扑面而来:中轴线著名的古商业街——南后街青条石路面一派古风;已经修缮完毕的水榭戏台凌空欲飞,二梅书屋精巧雅致……在这个面积40多公顷的坊巷群落中,159处历史文化遗迹正在破茧重生。

    最早形成于唐朝的福州三坊七巷,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风雨之后,仍基本保留着唐宋遗存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特别是159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着“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之誉。近现代史上,这里走出过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旭、陈宝琛、林觉民、林纾、谢冰心、林徽因、庐隐、郁达夫、郭化若等100多位熠熠生辉的历史名人、民族精英。从1839年6月虎门销烟,到1919年“五四”运动,都活跃着三坊七巷人物的身影。作为福州城市的文脉,这里浓缩着福州千年的历史。

    从2006年开始,福州市启动了三坊七巷修复保护工程,计划投资近40亿元对这一历史文化古街区进行全面修复保护。目前,三坊七巷中轴线南后街已基本修复完成,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两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已修复并对外开放,水榭戏台已基本完成修复,二梅书屋、小黄楼、欧阳花厅、陈承裘故居、沈葆桢故居、林聪彝故居等七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将在年内修复完成。专家们表示,三坊七巷将尽可能按明清风格原样修复,以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形态重现福州古城风貌。(记者 朱竞若 江宝章)

 
 
 相关链接
· 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要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工作
·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继续开展保护藏羚羊行动
· 浙江举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 葛慧君出席并讲话
·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见证藏文化传承保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