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需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必要的财政、货币手段,积极促进经济增长,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
二十国集团具有广泛代表性,拥有全球2/3人口和90%国内生产总值。借助这一应对危机的重要有效平台,各国加强沟通与协调,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总体上的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推动各项实质性合作。
消费、贸易和投资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结构调整,稳定市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刺激国内消费有助于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推进贸易和投资等实体经济合作,则将为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额将下降9%,为二战以来的最大降幅。与此同时,全球融资也受到较大冲击。这一切将直接影响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顺畅运行,制约世界经济复苏,阻碍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提出,采取更广泛的应对政策,通过流动性安排和项目支持等方式,帮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获得融资。此次伦敦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同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将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帮助中小企业尽快摆脱经营困境,有助于繁荣地区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扩大产品出口、促进社会发展。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能减排、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应对危机的必要举措,也是全球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绿色经济正在对发明和创新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其规模之大,可能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罕见的。
科技进步是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要解决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合作。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全球性挑战呼唤全球性合作。唯有进一步加强合作,国际社会才能早日战胜危机,恢复世界经济的增长。(记者 辛本健)